局部冰期 派恩代尔冰期 派恩代尔冰期(洛矶山脉中部)或菲沙冰期(科迪勒拉冰原)是美国洛矶山脉的主要末次冰期。派恩代尔冰期延续到3-1万年前,最盛期于2.35-2.1万年前。冰川与巨型冰原只有很松散的关系,且由高山冰川所组成,并合成为科迪勒拉冰原。科迪勒拉冰原形成了如米苏拉冰湖的特征,米苏拉冰湖会决堤产生大...
1. 与现代气候相比,末次冰期冰盛期( ) A. 华北平原气候更加湿润 B. 长江部分河段会发生凌汛 C. 海水侵入现象更加严重 D. 南方地区降水量变化不大2. 推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当时的主要植被为( ) A. 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在末次冰盛期内,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温带草原带,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今差异较大。 如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 据此回答9~11题。未次冰盛期自然带界线末次冰盛期海岸线末次冰盛期多年冻上南界与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然带对应正确的是() A.寒温带荒漠带;寒温带森林一...
1.9万年前,持续了一万多年的末次冰盛期开始衰退,随着冰盖的缩减,末次冰期最盛期结束后出现了一个暖期,称为冰后期。现代人类同样开始步步为营的收复失地。不少曾经“蛰伏”的父系支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复苏的迹象。 在东亚,单倍群N-M231和C2b-L1317分别在1.8万年前和1.5万年前左右发生了一定规模的分化,其后代主要...
冰期最盛期(glaciation maximum)特指第四纪末次冰期最盛期。末次冰期中气候最冷、冰川规模最大的时段,出现距今18 000年前后。全球性气温降低到最低,年均气温比现今低6℃左右,高山及高纬度地区的冰川推进到最大范围,北美大陆的覆冰面积高达60%,冰盖厚可达3千米,一些地区冰盖扩延至北纬40°以南;欧洲和西伯利亚...
末次冰期是于第四纪的更新世内发生的最近一次冰河时期。末次冰期约于7万年前开始,于1.15万年前完结。于这段期间,曾出现几次冰川的前进及消退,最盛期发生于约2.1万年前。一般而言,全球冷却及冰川前进的模式相似,但也有局部的分野,这使得很难以大洲来比较。末次冰期有时又会被称为“末冰河时期...
末次冰期盛行时,亚欧大陆雪线降低,冰川和冻土覆盖面积增大,A可信;冰面反射阳光,陆地增温慢,亚洲低压势力减弱,吸引的夏季风能力降低,夏季风弱,C可信;末次冰期时,海岸线偏东,黄河中下游地区距海较远,加之夏季风弱,受海洋影响小,形成温带草原带,D可信;季风的形成主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末次冰盛期北半球各地温...
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今差异较大。自然带的变化影响食物的获取,进而影响文明的演进。如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6~7题。【小题1】末次冰盛期时④自然带为( ) A. 亚热...
与旧石器时期太平洋沿海地区尤其是日本和美洲的文化相似性(如尖状器或长矛)非常吻合。考虑到以往观点认为D4h3a进入美洲后主要沿海岸线迁徙,研究团队推测:在末次盛冰期后,D4h的部分类群可能主要沿海岸线迁徙到达日本和美洲。这也支持了部分早期美洲印第安人可能沿海岸线迁徙到达美洲的观点。(完)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