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磊在接受新京报新京智库采访时表示,规制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行为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除了平台和监管部门外,家长也应学习如何加强对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管理,以身作则,塑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大平台出手,网易“约法三章”防沉迷限充值 在...
日前,网易公司方面对新京报新京智库表示,目前已在公司层面成立了“网易游戏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搭建和不断完善“网易游戏家长关爱平台”,专门设立了网易游戏未成年人守护团队,全面构建未成年人防护体系。 据悉,网易目前正探索利用技术手段,通过搭建游戏监控与打击系统、AI识别未成年人保护系统以及干预未成年玩家不理性消费...
具体来看,用户以未成年人监护人身份发起投诉或申请退费后,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按规定核验其身份。核验通过且申请人符合相关退费标准后,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应按照法律有关“无效合同”的规定,将各自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对于返还方式,团体标准援引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第一,已消耗或使用...
伴随网络游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网络游戏导致逃学失学、心理疾病、暴力犯罪的问题愈发严峻,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和舆论争议。基于此,笔者以未成年人保护为出发点,通过研究网络游戏发展现状以及网络游戏沉迷对未成年人产生的负面影响...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 10月29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也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八)不得有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的网络游戏经营行为。 在未成年人身份核验方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规定,网络游戏出版经营单位应当通过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等必要手段验证未成年人用户真实身份信息。 草案征求意见稿拟规定,网络游戏出版经营单位应当建...
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的规定。执法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责令该公司删除涉案网络游戏,对该公司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49万余元,并处罚款20万元;对该公司实际负责人罚款1万元...
《通知》明确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谈及这一新规,多位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表示,文件的落地将有力织就一张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
事实上,对于未成年人无序充值网游的乱象,相关部门早已出台政策进行规范。2019年11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开始施行。其中明确,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