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布袋木狮舞的起源,蕴含着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瑶族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困苦。为了祈求上苍的庇佑,瑶族先民们制作了一只木狮,通过舞蹈的形式向天神表达敬意和祈求。奇迹般地,灾难过后,瑶族地区迎来了丰收。从此,布袋木狮舞便成为了瑶族人民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的重要仪式。
瑶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热爱五彩服饰的他们不仅仅会打扮漂亮,还非常善于用舞蹈记录发生在生活中的历史故事。瑶族布袋木狮舞是流传于湖南、广东等地瑶族人的一项祭祀舞蹈,人们将历史故事、生活习俗、神话故事等通过舞狮造型表达情感、寄托祝福,成为瑶族人民不可磨灭的...
瑶族布袋木狮舞又称“舞木狮”,属瑶族祭祀舞蹈,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缅怀祖先迁徙的艰辛,祈祷族人生息繁衍和兴旺发达的良好意愿。瑶族布袋木狮舞多在农历十月丰收季节和翌年春耕前活动,流传于连州市三水、瑶安等乡村。布袋木狮是瑶族喜闻乐见的一种道具舞,狮头用泡桐木雕凿而成,长约40公分,宽约25公分,稍...
瑶族布袋木狮舞起源于一百多年前,是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道具舞,又称“舞木狮”,属于瑶族祭祀舞蹈。它多在农历十月丰收季节和翌年春耕前活动,流传于连州市三水、瑶安等瑶族乡村。 瑶族布袋木狮舞的狮头用泡桐木雕凿而成,长约40公分,宽约25公分,稍成长方形状,分上下两块,上为狮子面部,下为狮子下腭唇齿。狮...
临武县非遗布袋木狮舞表演 瑶族布袋木狮舞是流传于湖南、广东等地瑶族人的一项祭祀舞蹈,人们通过该舞蹈表达情感、寄托祝福。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个非遗项目,临武县成立了瑶族布袋木狮舞艺术团,有了固定的展示、排练、培训、教学场所。2016年以来,每年都有30多名学员,他们积极参加临武非遗文化演出和进校园活动,受到社会...
根据瑶族民间传说,瑶族先祖隋唐时期迁徙到连州,他们习惯游居生活,因此被称作“过山瑶”。连州“过山瑶”自古以来就有唱山歌、跳长鼓舞的习惯。 在三水乡挂榜村盛行着一种鲜为人知的道具舞——布袋木狮舞,它集歌、舞、乐为一体,气氛热烈,充满生活气息。每年正月或盘王节,舞狮队就会到瑶族村寨表演,祈求人丁安泰、...
有着“连州瑶族历史的活化石”之称的瑶族布袋木狮舞是广东省乃至国内独一无二的道具舞蹈。11月16日(农历十月十六),连州市三水瑶族乡第二届瑶族布袋木狮舞节将在三水瑶族乡挂榜瑶寨盛情举办,诚邀八方宾客前来观赏体验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盛宴。连州三水的瑶族布袋木狮舞是瑶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之一,它通过模仿...
区原:小长鼓木狮舞的传说 小长鼓木狮舞的传说 区原 瑶族人喜欢跳小长鼓舞和木狮舞。 相传瑶族始祖“五色龙犬”力助平王平息了高王的叛乱入侵,立下功劳被封为盘王,并娶三公主为妻。盘王 大喜, 准 备七七四十九天还原变回其英雄俊男儿貌。 但四十八天时,三公主思夫心切,悄悄偷看,这时龙犬已变人身,剩下头却...
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广连州市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布袋木狮舞,11月16日上午,第二届瑶族布袋木狮舞节在三水瑶族乡云雾村委会挂榜村举行。 活动当天,瑶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手捧祭品,前往盘王庙举行庄重的祭拜仪式。一路上,吟唱声、鼓乐声...
1、 试析瑶族布袋木狮舞的文化渊源和传承 杜玮玮摘要:在广东连州的瑶族中流传着以72“像”为背景的民间舞蹈,叫“布袋木狮舞”。基于该舞蹈极其复杂的表演形式,继承学习的人很少,导致这种民俗文化艺术濒临灭绝的状态。本文通过对布袋木狮舞历史渊源的探索,对给民俗舞蹈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并针对该艺术遗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