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木兰院二首译文及注释 题木兰院二首译文及注释 题木兰院二首 【唐代】王播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闍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注释:木兰院:在扬州惠昭寺。据载:王播少孤贫,曾客此院,随僧斋餐。诸僧厌怠,播...
🍃钟声响起,残塔在夕阳下摇摇欲坠,木兰花在院中静静绽放。扬州木兰院的故事,仿佛被时光封存在这古老的院落里。📜五代时期,王播年少家贫,常在木兰院讨食。每日随僧众听钟声就餐,久而久之,僧众对他心生不满。一日,僧众故意在王播赶到后才敲钟,让他错过了用餐时间。王播在寺壁上题诗:“上堂已了各西东,...
第一首 原文: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译文: 三十年前我曾游览过这个寺院,那时木兰花正盛开,寺院也刚刚修缮一新。如今我再次来到这里,经过曾经的地方,却发现树木已经衰老不再开花,而寺中的和尚也已满头白发。 注释: 木兰:此处指木兰花,一种春季盛开的花卉,以其...
木兰院石塔,这座历史悠久的石塔,始建于唐开成三年(838年),最初是为了供奉佛舍利而建。乾隆年间,扬州知府李逢春对其进行了重修,并特意将唐代的《藏舍利石塔记碑》镶嵌在塔下,增补了石构件和石栏。然而,1853年,木兰院在太平天国时期被毁,仅剩石塔、戒坛和明代楠木楼幸存。1949年,随着道路扩建,木兰院的大部分建筑被...
古木兰院石塔,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石塔路中绿化岛上。石塔寺原在扬州西门外,本晋代遗刹,名蒙因显庆禅院。南朝宋元嘉十七年(440年),改为惠昭寺(一作慧昭寺)。唐先天元年(712年)改名安国寺,乾元中(758-778年)始更名“木兰院”,开成三年(838年),得佛舍利于木兰院,建石塔藏之,易名石塔寺。 南宋嘉熙年间(1237—...
1题木兰院二首(其一)(唐)王播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1.请简要分析“桃花依旧笑春风”中“笑”字的表现力。(4分)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
出自清洪亮吉的《仙韶院》 拼音和注音 fàn hé suǒ , mù lán yuàn 。 小提示:"饭何所,木兰院。"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木兰:1.辛夷的别名。2.改易男装代父从军的孝女。 小提示:"饭何所,木兰院。"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木兰院石塔解说词 首次踏足木兰院,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巍峨的石塔。它不仅是木兰院的标志性建筑,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们的虔诚信仰。这座石塔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闻名。塔身采用优质石材砌筑,岁月在其表面刻下了斑驳的痕迹,却更显古朴典雅。石塔的结构设计巧妙,层层叠叠,逐渐...
携程用户:去往文昌阁的途中,看到导航上有这处木兰院石塔,就近游览一下,古木兰院石塔立于扬州市区文昌路的街心绿地内,建于唐代,为五级六面石塔,原在古木兰院。石塔为五层楼阁式,平面六边形。一、三、五层开有拱门。各层间有飞檐,檐边刻有花纹。石塔周围一圈清代所修围栏,上面雕刻也可一观。石塔为五层六角,上有...
扬州古木兰院石塔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石塔路中绿化岛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迹。石塔寺原在扬州西门外,始建于晋代,名为蒙因显庆禅院。然而,在咸丰三年(1853年),寺庙因战火被毁,只剩下石塔、戒坛和明代楠木楼。同治、光绪年间,寺僧们陆续对寺庙进行了修复,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等。然而,自民国以来,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