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秋的百里杜鹃管理区朝门村,梦溪湖水平如镜,倒映着醉人的蓝天白云,湖周围的千亩稻田收割已近尾声,一个个站立在稻田里的稻草守护着悠悠乡愁。“朝门村是典型的满族村寨,是贵州三个满族聚居村之一。”站在梦溪湖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游永彬说,全村3100多人,满族就占了47%,均为清代顺治年间南下...
毕节市朝门村:满族风情浓 节庆人潮涌|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在毕节市梦溪湖畔,是我省仅有的三个满族聚居村之一——朝门村。村口建有文化纪念园——“满族碑园”。碑园门口,一块刻有“清朝满族随军入黔始祖之历史纪念碑”的石碑矗立。满族入黔纪念碑。阳春三月,梦溪湖波光潋滟,湖畔金黄的油菜花随风摇曳,...
「百里杜鹃」黄泥乡朝门村:火把节点燃夜空 在盛夏的热烈拥抱中,百里杜鹃管理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2024年火把节第三站,于7月25日璀璨启幕于黄泥乡朝门村的文化广场上。这不仅仅是一场节日的庆典,更是一次传统与现代交织、民族风情与自然美景完美融合的奇妙之旅,让无数游客与当地居民共同见证了...
地处金沙县、黔西市、百里杜鹃管理区交界处的朝门村,曾因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产业单一,一度贴上了“二类贫困村”的标签。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当地干群努力下,这个昔日的“穷山沟”正逐步蜕变成旅游“网红”打卡地,并先后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省...
朝门村位于百里杜鹃管理区东部,是全省三个满族聚集村之一,是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市乡村振兴集成试点村,居住有满、彝、苗、蒙古等少数民族,总人口887户3139人。辖区有占地约50亩的梦溪湖,1700亩梯田,1000亩茶园。 朝门村种植水稻历史悠久,依托传统农耕文化在朝门村开展插...
游永彬出生于1992年,已有5年村委会副主任和4年村党支部书记履历的年轻“老”干部。游永彬打小就在朝门村的田间地头打滚长大,村里土地上的每一道褶子,他都熟得跟自己掌心的纹路一样。“早些年的朝门村,没有像样的产业。山路弯弯拐拐,走一趟绊脚不说,还费鞋。以前朝门村有两口煤矿,当地人只有在煤矿上班...
「天眼视频」百里杜鹃朝门村:山水田园,和美乡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章龙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朝门村:位于百里杜鹃东部,距离杭瑞高速金沙西站互通路口12公里,是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东大门”。千亩稻田围绕着梦溪湖,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湖光山色交相辉映。2018年,朝门村被评选为“贵州省森林村寨”;2019年,被评选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2年,朝门村入选贵州“第四批全省...
百里杜鹃管理区黄泥乡朝门村是全省三个满族聚集村之一,位于三县交界处。近年来,朝门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办好系列活动、树好先进典型、做好志愿服务为着力点,实现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乡风民风得到有效改善,依法办事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攀升。
朝门村位于黄泥彝族苗族满族乡 这里居住着汉、满、彝等多个民族 是贵州省三大满族村之一 此外 朝门村一年四季还会根据农时 举办插秧节、丰收节、稻草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带小伙伴们走进田野 撸起袖子,卷起裤脚,钻入稻田 感受丰富的农耕文化 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