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材料可知,西周实行“朝聘制度”。“朝”是诸侯亲自去王都朝拜天子,“聘”指诸侯派大夫代表自己去问候天子。当朝不朝,天子将对违制诸侯进行处罚,这说明礼制与政治相结合,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有血缘关系,也无法体现西周的统治区域扩大,排除A、C两项;商周时期尚未实现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项。
1.(历史解释)西周实行 “朝聘制度” 。 “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每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 “朝”是诸侯亲自去王都朝拜天子,“聘”指诸侯派大夫代表自己去问候天子。当“朝”不“朝” ,天子将对违制诸侯进行处罚。 据此可知,当时C B) A.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 B.礼制与政治相结合 C.周王扩大了...
《周代朝聘制度研究》是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李无未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前人对周代朝聘问题关注的很多,但大多是在一些枝节问题上下功夫考证,往往忽略了整体性研究,所以很多问题没有谈清楚。李无未教授的《周代朝聘制度研究》是从整体上对周代朝聘制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材料收集广泛、丰富,对史料分析透彻、...
这应当是西周天子倡导实施诸侯之间朝聘制度的根本原因。 诸侯之间相朝聘,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修王命”的一项内容。《左传·文公十五年》:“诸侯五年再相朝,以修王命,古之制也。”为修王命而进行朝聘,又是奉戴天子的实际行动。它们之间互为依存。不过,也有一个前提,即诸侯之间朝聘必须从属于“王之大事”,“王之...
二、小国、强国诸侯以朝聘为途径争得生存空间 三、调节各方面政治关系. 四、朝聘已成为大国或“霸主”政治讹诈的借口 第五章 战国时期朝聘制度的破坏 第一节 朝觐制度的破坏 一、天子朝觐礼的废弃 二、各国“王”朝礼的形成 三、行朝礼方式上的变化 ...
B[解析]根据材料“诸侯对天子,每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对天子朝聘,朝聘制度符合周朝的礼制规定,且“当朝不朝,天子将对违制诸侯进行处罚”,如果诸侯违背朝聘制度,将会受到天子的惩罚,以此维护周朝的统治秩序,说明周朝礼制与政治相结合,故选B项;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将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排除A...
而在西周,通过“封建亲戚”“立国”等制度,加之巡狩、贡纳、朝聘等制度的设立,形成了以宗法关系为核心的诸侯国体系,使得周王室的权力和影响力扩大,加强了对诸侯的控制,C项正确;华夏认同指的是周边少数民族对华夏族的认同,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商朝和西周时期是奴隶社会,此时期封建政治制度尚未产生,排除B项;...
当当洛克家园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周代朝聘制度研究李无未吉林人民出版社9787206046162》。最新《周代朝聘制度研究李无未吉林人民出版社9787206046162》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周代朝聘制度研究李无未吉林人民出版社97872060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Android 成色要价地点转让者 (点击查看详情) 较新20.00元中国澳门Christ 春暉2012-08-10 作者: 李无未 isbn:9787206046162 书名:周代朝聘制度研究 页数:275 定价:20.00元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5-4-1 装帧:平装 >去“周代朝聘制度研究”的页面...
制度创新完善「国野制」:王畿千里内划分「乡」「遂」两级管理体系首创「朝聘制度」:规定诸侯「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3. 文化建构命周公制《周官》确立官僚体系支持召公编纂《尚书·周书》篇章推行「雅言」作为王室官方语言四、考古实证举要1. 青铜器群「何尊」(成王五年):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