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县古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齐天保八年。明初时期,古城得到了重建,重建后的朔县城池规模宏大,设有四座瓮城、四座角楼、十二座敌楼和四座门楼。四门各有特色:东门名为“文德门”,象征着文化的繁荣;南门“承恩门”,寓意着感恩与接纳;西门“武定门”,代表着武力与秩序;北门“镇塞门”,则象征着守卫...
站在朔县西城墙上向东眺望,城内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尽收眼底。民居中间是一条自西向东的大道,鼓楼和文昌阁屹立在城市中间。远处则是已经破损的东城门文德门。文昌阁又名文魁阁,当地人称之为阁儿墩,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历史。图中的街道为古城的南大街,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年南大...
朔县的悠久历史可追溯至28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当时"峙峪人"在此繁衍生息。夏、商时期,这片土地属于楼烦地,春秋战国时期则是狄人居住的区域。秦朝时期,这里建立了马邑县,北齐时设置了招远县,随后北周设朔州总管府,隋朝时改鄯阳县。明清时期,朔州之名被沿用,直至民国元年,朔县更名为朔州市朔...
1937年的12月13日,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被日军攻陷,随即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大屠杀,30万南京军民直接死于这场屠杀当中。可你不知道的是,在南京大屠杀的三个月前的9月28日,日寇就在山西朔县进行了一场大屠杀,其惨烈程度不输南京大屠杀。日军攻破山西朔县县城后,把居民押往南城门外屠杀,夜屠降临,一万...
是的,朔州曾名为朔县,最初归属于雁北行署大同市管辖,涵盖了现今朔州市所有县市区的平鲁、应县、怀仁及右玉等地。这些区域都属于大同市的辖区范围。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和朔州神头电厂的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这些因素促使当地政府考虑成立新的地级市,以更好地...
朔县屠城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两个月后,日军调动万余兵力分两路扑向朔县城(今朔城区),一路(东路)日军在旅团长酒井指挥下,从山阴县岱岳镇出发;另一路(西路)日军是第4师团第32旅本间旅团和12留守师团的铃木旅团,从平鲁...
朔县是一个位于山西省的县,隶属于朔州市。下面详细介绍朔县和所属城市的相关信息。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包含了多个县,其中之一就是朔县。朔县是朔州市下辖的一个主要县级行政单位,与朔州市的其他区域共同构成并发展了这座城市的经济和文化。此外,朔县还具有...
朔县惨案:4800人遇难,160家绝户,许多妇女惨遭蹂躏 1937年9月27日,侵华日军第4师团第32旅本间旅团、12留守师团铃木旅团和独立旅混成第一旅团,兵分东西两路杀向地处晋西北的雁北重镇朔县。 当时,驻守朔县的中国军队主要是从关外撤下来的东北军何柱国所部的一个连,以及地方保安团100多人和四五十名警察,形势十分危急。
这是日军在山西省制造的第二大屠城惨案,是日军在中国制造屠杀3000人以上的八起(山西朔县屠城、山西宁武大屠杀、南京大屠杀、血洗河南浚县、山东临沂大屠杀、山东金乡屠杀民工、血洗广东惠阳、湖南南县厂窑惨案)惨案之一。1937年9月6日,日军正式向天镇县城东南4公里处的盘山发起攻击。9日,日军突破盘山晋军防线,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