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二章纹样分别是12、9、7、5、2、1递减,冠冕的旒[liu](帽前后的玉串)分别是12、12、9、7、5、3递减。六冕服都与大带、革带、绂fu(“芾”。汉以后又称“蔽膝”。)、佩绶(佩:身上的玉饰,绶:用来悬挂印佩的丝织带子。佩绶用来区分地位尊卑。佩绶制度在华夏衣冠里为等级尊卑的一种显著特征。)、赤舄...
我国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帝王和百官公卿所穿的衣服,底色和花纹都有一定的规定,作为区别身份等级的标志,这种规定就称"章服制度"。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章服制度 适用时期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目的 区别身份等级 对象 帝王和百官公卿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
随着周代宗族礼制的健全﹐“服章”制度也有了体系较为完整的十二章制。《周礼·春官宗伯第三》载:“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
中国古代的章服制度(礼服与一般服装) 更被当作别等威、显贵贱的工具,所以对服饰资料的生产管理分配都极为看重。征服有庞大的官工作坊,加工服装,是专门管理王室服装的机构。 礼服、一般服装、鞋、军装。 (祭昊天上帝,天,最高神,衮冕(王之吉服,享先王bì(享先公飨射、死去的父亲 宴饮宾客并举行射箭之礼毳[cuì...
一、章服制度的起源 1.1 原始冠服 1.2 天子冕服的出现 二、天子冕服的发展历程 2.1 第一阶段:简单的冕服制度 2.2 第二阶段:逐渐形成章服制度 三、章服制度的基本要素 3.1 冕服的制作材料与颜色 3.2 冕服的形制与图案 3.3 冕服的佩戴方式 3.4 冕服的意义与象征 四、章服制度的变革与演变 4.1 民国时期的...
唐代章服制度化之后,百官请朱紫之服,必须经过朝廷严格考效,够资格者方才授予。一是能政赐服。官员为政一方,尽心尽力,且政绩突出,被皇帝知晓后往往赐服以资鼓励。二是忠诚赐服。对于效忠天子、大公无私之士,唐廷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以促使更多的大臣效仿。三是异才赐服。官员有与众不同的才能,深得皇帝赏识,故...
1. 章服的种类 章服包括九品以上官员、皇后、太子、公主等皇室成员所穿的礼服。根据身份和地位的不同,章服分为九品以上官员礼服、皇后妃嫔礼服、太子公主礼服等多个种类。 2. 章服的用途 章服主要用于重大仪式和正式场合,如祭祀天地、祖先等活动,朝廷议事、外交接待等活动。在这些场合中,穿着恰当的礼服能够体现出...
一、十二章纹的起源和发展 十二章纹是起源于东汉末年的一种官员等级标识,最初用于区分九品中正、九品中从等等级。之后,这种制度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唐朝时,十二章纹分为三等,分别是八纹、五纹、二纹,对应三品、四品以及五品以上的官员。 二、章服的起源和发展 章服作为官员的服饰,是根据官员的等级和...
章服制度,大约形成于周代,《周礼》中就有相关记载。但章服制度真正确立则是在东汉初年。东汉永平二年,汉明帝制定了详细的祭祀服饰及朝服制度,规定: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九章,九卿用七章。从此以后直到明清,十二章纹作为帝王百官的服饰,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中国古代的章服之制,文献记载很多,但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