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作者简有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注释】疑:怀疑。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何:多少。团团:圆的样子。与:给。1.试着解释前面四句诗。2.诗中把月亮形象地比喻成哪两种事物1)()2))3.望着月亮,作者...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信口写来,却极富情趣。唯少小才“不识月”,才错将朗月“呼作白玉盘”。 “白玉盘”团团圜圜,柔和洁白,既形象地表现出朗月的质地和形状,又唤起人们心中美的感受。然诗人却未就此停笔,又把它比作“瑶台镜”,让它高高地挂在天上。这就使得朗月具有了照人的特质,皎皎可爱。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诗人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03...
读古诗,答题。 古朗月行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小孩对月亮有着稚气而天真的认识,把月亮比作___和___。2.“呼”和“疑”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 [ ] A.小孩愚蠢无知,竟不认识月亮。B.小孩看到月亮十分高兴,竟然大叫大喊。C.小孩的天真烂漫之态,显得十分可爱。 扫码...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诗中有丰富的想象,其中把比作)和,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和皎洁2.诗中的“仙人”指(),这里借用了()的神话传说。3.仔细揣摩诗中加点的字,你认为用得好吗?说说你的见解。4.古往今来有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结果一 题目 【题目】看以下诗句,说出标题(不许有错别字)少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1. 诗句“古朗月行的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中,作者李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想象与月亮联系起来,将月亮比喻为瑶台上的镜子,飞腾于青色的云端之上。2. 改写后的句子,可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下所示:“月亮犹如悬挂在天空中的银盘,静静地照耀着大地,仿佛在倾听大地的低语。”3. ...
唐朝大诗人李白在《古朗月行》一诗中描述了自己儿时对月亮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学过物理知识后,你认为下列有关月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夜晚若路面上有积水,背着月光行走时,路面上较暗处是水B.水中月亮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小于天空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C.水中的月亮比天上...
古朗月行 李白 〔唐代〕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青云 一作:白云)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