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看我庆幸自己得暇满人身,庆幸自己没生长在非洲或中东,那里要么三餐不继,要么战乱频仍。庆幸父母把我生的齐全,不受盲聋喑哑之苦。庆幸出生在有佛出世,有佛弟子四众游履之地。庆幸有善知识引导,有众*护持。假如没有*施设的修学体系,没有师兄们相互加持,结伴而行,我想我不可能走这么远。...
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丨认识暇满(二)想要从有暇身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我们首先要认识什么是暇满,不然的话,就像某个乞丐不知自家炉台实由黄金砌成,最终还是乞丐。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对暇满加以体认。所谓“有暇”...
详细地说,思惟暇满、利大和难得,会使我们生起一种喜洋洋的感觉;思惟死无常,则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悲切切的心情。 这部分分三个方面:(丁一)认明暇满;(丁二)思惟利大;(丁三)思惟难得。 丁一、认明暇满 这一节又分二小段:(一)有暇:二;圆满。 想要从有暇身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24,我们首先要认识什么是暇满。
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丨认识暇满(一)我们每天在绮语空谈中度日而毫无惋惜之心,那是因为不思暇满、利大、难得之过。如果我们思维的话,则会激励我们专心地修法。详细地说,思维暇满、利大和难得,会使我们生起一种喜洋洋的感觉;思维死无常,则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悲切切的心情。(摘自《掌中解脱》) 2忻州·文殊洞 ...
再抉择获得暇身有两种情况:一、居家;二、出家。 此复居家,于修正法有多留难及有众多罪恶过失,出家违此,断生死身出家为胜,是故智者应欣出家。 又要看到居家对于修正法有很多拖累、障难,以及在家时为了谋生等,必然会造下很多的罪恶过失,因此在正法的修行上障碍重重,很难顺遂的一路上进。也就是他往正法上走的...
暇满,义大,难得,在广论中处于亲近善知识之后面一节如下:乙二 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前面是如何依止,这个下面第二科接下去,依止之后,如何修心的次第怎么说。分两科,“一于有暇身劝...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28602:26 第六章:止观;第七章:道次第之要义 28700:24 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 36005:03 第四章: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24802:28 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32005:01 第二章:于有暇身劝受心要 30600:55 正论.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47302:31 序论 50801:50主播...
第九天,加行依止法及與有暇身勸取心要 2024-02-20 18:08:5561:13 75 所属专辑:菩提道次第广论:白话版作者:宗喀巴 喜欢下载分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音频列表 1 第十天,死亡無常 992024-02 2 第九天,加行依止法及與有暇身勸取心要 752024-02 3 第八天...
一个精神富有的人会首先寻求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追求宁静和闲暇,亦即争取得到一种安静、简朴和尽量不受骚扰的生活。因此,一旦对所谓的人有所了解,他就会选择避世隐居的生活;如果他具备深邃、远大的思想,他甚至会选择独处。因为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就越不重要。
暇满人身,指的是一个理想的人身状态,其中"暇"意味着远离八种非修行的境地。这包括非人界的四种状态:地狱的痛苦持续不断,饿鬼饱受饥渴折磨,旁生因愚痴和役使而无暇修行,长寿天人则长时间禅定,无法进行法修。人界中,边地佛法不兴,人们对佛教理解浅薄;佛不出世时,如同暗劫,修法无望;持有邪见者对佛法不信,哑巴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