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焦距是指光学镜头使用时所能实际实现的焦距,也可以理解为离摄像机感光元件的距离。这个概念在摄影、摄像等领域中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有效焦距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首先,有效焦距的概念可用于描述光学镜头在实际使用时能够达到的焦距范围。对于数码相机、单反相机等摄影设备来说,有效焦距是指拍摄成像时的焦距大小...
计算有效焦距的公式如下: 有效焦距 = 实际焦距 × (成像面尺寸 ÷ 35毫米) 其中,实际焦距是指镜头的物理焦距,成像面尺寸是指相机的传感器尺寸。这个公式表明,有效焦距是实际焦距与成像面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 那么,为什么需要计算有效焦距呢?这是因为不同相机的传感器尺寸不同,而相同焦距的镜头在不同尺寸的传感器...
像距不好计算,只是知道物距的范围,就能知道像距的范围了。对在空气中厚度为d,曲率半径为R1和R2的透镜,有效焦距为:1/f=(n-1)[1/R1-1/R2+(n-1)d/nR1R2]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
首先给出各种焦距的定义:1.有效焦距EFL:是指主点到光线汇聚即聚焦点的距离。2.前焦距/前截距FFL:指前焦点到透镜第一个表面的距离。3、后焦距/后截距BFL:指透镜最后一个表面到后焦点的位置。看图里面标的H和H'就是主点。 对于平凸透镜而言,它的EFL会特殊一点,计算也特殊一点下一章讲,下课! 给个赞呗~ 因为...
对在空气中厚度为d,曲率半径为R1和R2的透镜,有效焦距为:1/f=(n-1)[1/R1-1/R2+(n-1)d/nR1R2]此处n是透镜材料的折射率,数值1/f就是这个透镜的光学倍率,f是焦距。可见,透镜材料的折射率n越小,透镜的焦距越大。焦距以最常见的标示习惯,如果第一个表面的透镜是凸透镜,R1的数值是...
厚透镜相对于主平面的有效焦距为: 式中R1和R2分别为透镜左右两个球面的曲率半径,d为透镜的厚度,n为透镜材料的折射率。 透镜顶点到主平面之间的距离为 对于平凸透镜,凸面朝光源/物体时球差较小,此时透镜顶点到主平面之间的距离为 因此,平凸透镜的后焦距为...
相机的有效焦距是指相机镜头的实际焦距与相机感应器的大小之比。感应器越小,实际焦距与感应器大小的比例就越小,相机的有效焦距也就越大,因此需要对焦的物体就会显得更加近。 二、如何确定相机的有效焦距? 确定相机的有效焦距需要知道相机的感应器大小和镜头的实际焦距。一般相机的感应器大小都会在相机的参数...
有效焦距范围通常被定义为35mm胶片上等效焦距的1.5倍到2倍之间。 二、焦距的范围对视角和透视效果的影响 焦距的范围对单反相机的镜头视角和透视效果有重要影响。广角镜头的焦距范围通常在28mm到35mm之间,这种镜头能够拍摄到大范围的景象,适合拍摄风景、建筑和室内场景等。标准镜头的焦距范围通...
有效焦距是指实际的焦距乘以相机的副画幅系数。副画幅系数是指相机传感器大小与35mm胶片大小的比例。比如,Canon 7D Mark II的副画幅系数为1.6,意味着它的传感器大小是35mm胶片大小的1.6倍。因此,当使用一个50mm镜头在7D Mark II上拍摄时,其有效焦距为80mm(50mm x 1.6)。 等效焦距则是指在35mm胶片相机上使用哪...
相机的有效焦距是指镜头到焦面的距离,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表示。焦距越短,画面视角越宽,广角镜头一般焦距为24mm或者更短;焦距越长,画面视角越窄,长焦镜头则一般焦距在70mm以上。中焦镜头的焦距一般在50mm左右,是人眼视角的近似值,因此被称为“标准镜头”。除了这三种常见的焦距,还有变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