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小仓百人一首中的咏“月”和歌看日本人的美意识摘要:本文以和歌集小仓百人一首为中心,分析了其中出现的咏月和歌,探讨得出不同主题的和歌当中的月的不同意象,恋歌当中的月常暗示恋人的分别,故常用月传递哀伤的情感;季节歌中常用月来渲染秋的凉爽、对比夏的炎热、突出冬夜的清冷;写景歌中常将月作为自然景物...
和歌碎碎念 这首和歌在《小仓百人一首》中被编录为第13首,作者是日本的第57代天皇阳成院(即阳成天皇,退位后被称为阳成院)。这首和歌是阳成院因思恋光孝天皇的女儿绥子所作。据说阳成院年仅17岁就因为罹患精神病而退位了,能写出这样的和歌属实令我震惊(这就是所谓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在百人一...
#优质作者榜#早冬十月明月古诗五首:玉衡指孟冬,明月皎夜光 忽然一抬头,看见两楼间,嵌着一轮巨大的圆月。颜色桂花黄。而此时正是昼短夜长的初冬,时间在晚上六点左右,月亮之下是万家灯火和烟火。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月亮温润而硕大,仿佛一个大的笑脸,让人心情绝好。实际上这样的明黄色,只是一个时间段,...
农历的五月,传统称为仲夏月。是按照月历来划分的夏天的第二个月。 仲夏和仲夏月略有区别,仲夏精确来讲,是从芒种节气开始,这是天文气象学上的划分,而仲夏月是传统习惯,因为芒种节气多落在农历五月。所以农历五月也叫仲夏月。 说起夏花,在中国传统,荷花第一,榴花第二。这是因为欣赏荷花的历史比石榴花悠久,而荷花...
终日与清风明月和歌,山林溪水为伴 不知是谁挥毫泼墨 题写下一曲《点绛唇》常忆五月,与君依依解笑趣 山青水碧,人面何处去 人自多情,吟吟水边立 千万缕,溪水难寄,任是东流去 正是此景此情,相得益彰 薛宅桥 薛宅桥 薛宅桥位于泰顺县三魁镇薛宅村 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清咸丰六年(1856年)复建 ...
也许古人的浪漫,今人比不上分毫,于是就有人把这一首首千年的绝唱谱成了乐章,跨越时空流传于世。今晚,《回声嘹亮》将带您一同开启这段“诗”与“乐”的交汇之旅,聆听诗词入歌的灵妙,从而感悟古人的才韵和今人的才情。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节目制作人李峙,音乐制作人叶云川以及歌手朱桦...
最早见花朝的文字,是南北朝梁国皇帝萧绎的诗。“昆明夜月光如练,上林朝花色如霰。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南梁 · 萧绎《春别应令诗四首(和简文。) 其一 》这是他作湘东王时,去皇宫看到的景色,并且在这样的春天和同样还是的郡王的哥哥见面。但是哥哥已经封为骠骑将军。常年在外,感情深同样文才...
花朝节《春江花月夜》古诗五首: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花朝,是指的农历二月十五。这个节日名称的广泛流传是在宋朝之后。但是关于二月十五月亮的喜爱和崇拜,并不是宋朝才开始有的。上古之人崇拜日月,皇帝都以祭祀日月为国家重要的典仪。以月亮圆缺为周期的日历月历自夏朝开始,影响了中国文化数千年。我们现在还在...
又是一年三月三,草色青青祈君安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杜甫《丽人行》水曲兰芳静,城阴柳絮迟。——明·何景明《三月三日》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今天是2024年4月11日甲辰年农历三月初三迎来民间传统节日——“上巳节”。这个被人们渐渐淡忘的节日,其实在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