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为28天,其包括3期。 月经期:内膜功能层缺血、坏死,螺旋动脉突然扩张,血管破裂,形成月经。 增生期:内膜基质细胞分裂、增生,分泌基质;子宫腺增多、增长,腺腔扩大;螺旋动脉增长、弯曲;内膜功能层逐渐变厚至2~4mm。 分泌期:基质细胞继续增大,胞质内含有许多糖原、脂滴;子宫腺高度弯曲;螺旋动脉更弯曲、更增长...
月经周期的阶段通常包括月经期、卵泡期(增殖期)排卵期、黄体期(分泌期)等。 1、月经期 月经期是月经周期的第一天,表现为子宫内膜脱落,阴道出血,持续约3~7天。这一期间,女性可能会伴随腹痛、腹部下坠感、白带增多等不适症状,也可能会感到疲倦或情绪波动。 2、卵泡期(增殖期) 月经期结束后,进入卵泡期。此时,卵巢...
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 3、黄体期 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卵巢受黄体刺激素的影响,分泌黄体素,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以利受精卵着床,若无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便会崩解,月经周期随着月经来潮结束。 4、月经期 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为月经期,...
女性的月经周期通常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1. 月经期:月经期是周期的首个阶段,通常持续2到7天。在这一阶段,子宫内膜开始脱落,导致阴道出血的现象。 2. 卵泡期:第二个阶段是卵泡期,通常持续10到14天。在此期间,卵巢内的卵泡开始发育,并分泌雌激素。 3. 排卵期:第三个阶段...
据其组织学变化将月经周期分为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3个阶段。 1、增殖期:为月经周期第5-14日,与卵巢周期中的卵泡期相对应在雌激素作用下,内膜表面上皮、腺体、间质、血管均呈增殖性变化。该期子宫内膜厚度自0.5mm增生至3-5mm; 2、分泌期:为月经周期第15-28日。该期内膜继续增厚,腺体更增长弯曲,出现分泌现...
3. 第三阶段:排卵期(通常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排卵期是受孕的黄金时期,卵子从卵巢释放出来。如果你计划怀孕,这个阶段是最佳时机。同时,排卵期也可能伴随着一些不适,如乳房胀痛和轻微腹痛。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4. 第四阶段:黄体期(大约14天)如果卵子没有受精,黄体开始退化,激素水平下降。
一般为月经周期第1天至第14天。在卵巢中,卵泡快速生长,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加,子宫内膜生长并增厚,宫颈分泌的黏液逐渐增加,阴道分泌物增加。 2.黄体期 一般为月经周期第15天至第28天。排卵后,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酮,子宫内膜厚度进一步增加,并分泌大量黏液,为早期胚胎。
答案:月经周期的种类通常是按照月经周期的长度来分类的,具体如下: 1. 正常月经周期:月经周期在 21-35 天之间,平均为 28 天。月经持续时间一般为 2-7 天,平均为 5 天。 2. 短周期:月经周期小于 21 天,称为短周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卵巢功能障碍、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引起的。 3. 长周期:月...
排卵后到下次月经来的12~14天时间是黄体后期,分为前半期(排卵后的第一周)和后半期(第8天后)。 黄体后期前半期,因为分泌很多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有利于受精卵着床。如果受精卵没有着床,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锐减,子宫内膜脱落,将进入下一个月经周期。
③月经前期:约在月经周期第25~28天即排卵后11~14天,相当于黄体的退行期。腺体及腺上皮细胞开始缩小、变性、分泌物干涸,表现为一种衰竭现象,内膜的厚度减少1/5~1/3。在月经开始前4~24小时,内膜螺旋小动脉出现局部痉挛性收缩,使痉挛远端的内膜因缺血而坏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继而血管扩张,血液从断裂的血管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