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以“月白釉”闻名天下的钧窑,其釉色较天青釉较淡,犹如月光般洁白清透。钧窑被誉为“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多数钧窑均呈月色而非玉色。宋 钧窑 月白釉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在古代瓷器工匠眼中,月光好比瓷器胎色般,皎洁,温润,是其手中承载对月亮各种幻想的器物。月白釉釉色丰富,有...
月白一种作为独特、美丽、洁净的色彩,被应用到艺术生活之中,如瓷艺世界中,月白釉也是世人心中一道永恒的白月光。 △宋 钧窑 月白釉出戟尊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及至宋代,月白釉在瓷器世界大放异彩,尤其是钧窑出品,更是有名。钧窑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
月白釉是一种光亮润泽、乳浊感强烈的釉色,呈现出青白色的效果。钧窑月白釉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类似玉石的质感,给人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这种细腻润泽的釉质和乳浊感,主要是由釉层中的气泡、分相液滴、球形硅灰石晶体以及胎釉反应层中的钙长石晶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月白釉的油润度与釉的厚度和釉料中的二氧化硅(石英)...
钧窑的月白釉被誉为: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月白釉瓷器的釉色非常独特,乳白色作为基调,白中闪青,釉层肥厚,更似一块冰清纯洁的美玉,实乃瓷器中的月光美人啊!月白釉瓷追求的就是“月光”那样的色彩质感,就犹如月亮那般清新脱俗、纯洁美好。用淡到极致的雅传递无声的独白,让人们为朦胧神秘...
北宋 钧窑月白釉渣斗式花盆 钧窑月白釉在宋代时就烧制不少,在为宫廷烧造的瓷器中就发现有不少月白釉钧瓷,都是精美绝伦。金代钧瓷的烧造主要仿宋,而月白釉也是这样,所以很多时候月白釉宋金的界限并不分明,有时从釉色上很难判断,这就要看其他的特征来定夺,总之,金代在月白釉...
明·钧窑月白釉出戟花觚 图录号: 1870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 1,725,000(含佣金) 1870说明:钧窑为五大名窑之一,宋元之间最为兴盛,以色泽瑰丽、变化万千著称,以艳丽莫测的窑变闻名于世。据清人《南窑笔记》所记载:“北宋均州所造,多盆、奁、水底、花盆器皿”,研究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传...
汝瓷月白釉的艺术风格,可以用“堆釉如脂,含水欲滴,釉如膏脂之溶而不流”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月白釉色釉层浑厚,古拙高雅。汝瓷工匠们常常将胚品素烧1至2次,施釉2至3道,增加釉层厚度,降低釉料温度,使釉水在高温下自然流动。底部不施釉或施半釉,裸露的地方呈羊肝色,使釉水产生含水欲滴的观感。为汝瓷月白...
月白釉以其洁白清透的质感而闻名,与天青釉相比,它更显得淡雅而柔和。钧窑的月白釉以其丰富的色彩变化而著称,从皓月般的洁白到美玉般的温润,既有白中泛青的细腻,也有白中透着微微金黄色的温暖。这种月白色间作淡黄色的釉色,又被称为卵色。卵白釉器是元代景德镇在宋代青白瓷生产基础上创新的一种釉色。其色泽匀净...
月白釉瓷的烧造时间、特点及出土概况 月白釉瓷以乳白色为基调,有白中闪青、白中闪灰等釉色,釉质乳浊失透,釉层肥厚如冰似玉,酷似深秋的一弦皓月,温润、恬静。它以素面无纹居多,为追求玉质效果施釉较厚,一般釉层厚度在2毫米左右。月白釉瓷以实用器为主,器型主要有碗、盏、碟、盘、杯、缽、盒、罐、瓶、器...
月白色的衣袂飘扬, 清冷而高洁。她,由钧窑月白釉钵幻化而来。 钧窑月白釉钵 钧窑月白釉钵为宋代瓷器,高5.8厘米,口径10.3厘米,底径4.8厘米,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该器为敛口,弧腹,矮圈足。通体施月白釉,釉质凝厚滋润,清淡雅致。外施釉不到底,凝聚处如泪痕。足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