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从诗的布局上来看,“掬水月在手”紧承首联第二句中的“夜”字而来;“弄花香满衣”紧承首联第一句中的“春”字而来。如果说首联诗人只是轻轻点题,那么颔联则是高潮,后面的两联就是高潮过后的余韵。第二,既写出了泉水之清澈、春夜之静谧、皓月之皎洁、春花之香气,又从“掬水”和“弄月”两个动作中...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出自于唐代诗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于良史,是唐代诗人,曾经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侍御史,擅长写五言诗,其五言诗大多清新雅致,对仗工整,这首《春山夜月》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春山夜月唐代: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掬水月在手”出自唐代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全诗 《春山夜月》唐代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作者简介(于良史)于良史 ,唐代诗人,肃宗至德年间曾任侍御史,德宗贞元年间,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掬,双手捧起。《礼记·曲礼上》云:“受珠玉者以掬。”句意为:诗人捧水在手,月落掌中;轻拂山花,清香满衣。此两句“月”暗承“夜”,“花”暗承“春”。春日山中“胜事”很多,但诗篇幅有限,诗人选取了两件事加以描述:掬水、弄花。 以手掬水,手中之水倒映出一轮明月,其水...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出自唐代诗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表达了诗人醉心于自然景物,物我两忘的心境,惜春惜时的人生之态,又仿佛是对心中女子可爱之处的回忆与描摹。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解析 掬水月在手这句的意思是:双手中捧的是月亮在水中的影子;比喻一种浪漫情怀春山夜月(唐)于史良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唐代诗人于良史这首脍... 分析总结。 比喻一种浪漫情怀春山夜月唐于史良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名句“掬水月在手”,常常要做另一种想象的解读,就是将月亮捧在手心。刚才初衣也说了,这只是想象中的,实际的这里的月亮应该是指月光。但是谁不愿意将满满的月亮捧在手心呢?张爱玲在《小团圆》里,用了一个比喻,当她知道和恋人的爱情不可长久时,她在水龙头底下洗脸,忽然想到的,就是这句“掬水月在手”...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掬起一捧清澈的溪水,月影洒在溪水上,便仿佛手中揽了一轮明月。在花丛中游戏一番,花儿的清香便溢满了衣衫。 此时此地,水流无声,月色笼罩,花香满衣,这是真正的人与自然的相依。 02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
掬水月在手是一部由朱少游创作的诗歌作品,创作于宋朝。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通过观察和感受自然景象,表达出的对美好短暂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朱少游是一位富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意境深远而著称。《掬水月在手》这首诗,正是他通过观察和感受自然景象,表达出对美好短暂...
《春山夜月》是唐代诗人于良史的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在春天夜晚置身于山中赏月的景致,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其中的“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似是写景,又似是问禅,应该大有深意吧。 掬水得月,这是多么浪漫的想象,捧起一弯清泉,明亮的月光投射其上,好似银盘在手心里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