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不仅是美的化身,更是永恒的象征,寄托了人们的相思之情。 在中国古典绘画中,月亮多作为背景存在,而金农这幅通幅仅描绘一轮明月的作品,堪称特例。 这幅《月华图》据题款可知,是金农75岁时送给朋友墅桐先生的,此时他已是一位耄耋老人,描绘这样一幅象征永恒的画作,或许与他体察到的生命之大限将至有关。 金农...
🎨 图一:《采菱图》是清代金农创作的一幅国画,创作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这幅作品描绘了江南水乡秋日采菱的场景,展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生动画面。目前,这幅画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图二:《月华图》轴,是金农绘制的另一幅经典作品,纸本设色,纵116厘米,横54厘米。画幅右下款识:“月华图画寄墅桐先生清...
《月华图》轴,清,金农绘,纸本,设色,纵116cm,横5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幅右下款识:“月华图画寄墅桐先生清赏。七十五叟金农。” 此图是金农晚年画赠友人之作。全画中只有一轮满月,里面是凹凸起伏的阴影,外缘放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光芒。画面赋色简逸纯净,却表现出画家强烈的感情。传统作品中月亮往往...
清金农:月华图清金农:月华图 清 金农(1687-1763) 月华图 1762年 纸本设色 116×5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中国自古流传着无数咏赞月亮的诗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被赋予了诸多神奇的传说与美好的意象:月亮上居住着美丽的仙子嫦娥和捣药的玉兔,玉兔所捣之药,凡人食之便长生不老。月亮...
262年前,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在“以元人笔墨,运宋人秋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的绘画时风之下,诞生了一幅离经叛道、称不上绘画的怪诞之作——《月华图》,在今天确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抽象主义杰作。其作者便是史称“百年大布以衣,长生气不死”的金农,“扬州八怪”之一。这幅《月华图》...
《月华图》轴,清,金农绘,纸本,设色,纵116cm,横5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幅右下款识:“月华图画寄墅桐先生清赏。七十五叟金农。” 此图是金农晚年画赠友人之作。全画中只有一轮满月,里面是凹凸起伏的阴影,外缘放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光芒。画面赋色简逸纯净,却表现出画家强烈的感情。传统作品中月亮往往...
清,金农《月华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月华图》轴,清,金农绘,纸本,设色,纵116cm,横5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幅右下款识:“月华图画寄墅桐先生清赏。七十五叟金农。” 此图是金农晚年画赠友人之作。全画中只有一轮满月,里面是凹凸起伏的阴影,外缘放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光芒。画面赋色简逸纯净,却...
金农(1687-1763) 月华图 1762年 纸本设色 116×5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中国自古流传着无数咏赞月亮的诗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被赋予了诸多神奇的传说与美好的意象:月亮上居住着美丽的仙子嫦娥和捣药的玉兔,玉兔所捣之药,凡人食之便长生不老。月亮既是美的化身,又是永恒的象征,同时...
金农的《月华图》却以写实的手法,直接表现月亮的光华,以奇致胜。画家的意与情、神与迹完美融合,展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金农与郑板桥是好友,两人常一起饮酒畅谈。郑板桥曾说“杭州只有金农好”,可见两人关系之深厚。金农中年游历中国,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他的旅行费用除了化缘僧院和朋友资助外,还招募了一批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