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依法惩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实际,就审理此类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中文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发布日期 2015年...
这里有一份不错的资源 点击[202104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docx]即可获取~ 你觉得这个资源能帮到你不,要是还有其他资源需求,尽管告诉我哦~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也是定罪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量刑情节的考虑 人民法院在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时,应综合考虑上游犯罪的性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节、后果及社会危害程度等,依法定罪处罚。这意味着,量刑时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犯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或者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审理原则 人民法院在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时,应综合考虑上游犯罪的性质、掩饰、隐瞒...
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已于2021年4月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3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次数应如何认定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在三年以...
在此基础上,原《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11号)规定本罪入罪数额的标准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虽然相对统一了司法裁判标准,但由于上游犯罪的差别,特别是体现在上游犯罪入罪数额、法定刑轻重的不同,明确本罪的入罪数额标准,则会导致本罪横向定罪量刑不...
为依法惩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结合⼈民法院刑事审判⼯作实际,现就审理此类案件具体适⽤法律的若⼲问题解释如下:第⼀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的收益⽽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5年5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1次会议通过) 为依法惩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实际,现就审理此类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5年5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1次会议通过,根据2021年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35次会议《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修正,该修正自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