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元代声诗研究”负责人、云南大学副教授 所谓声诗,按照任半塘先生《唐声诗》的界定,就是入乐可歌的五、六、七言齐言近体,有格调可依,偶见变体,时有舞容。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一种特殊构成,声诗的存在,标记了齐言诗入乐的确凿事实。同时声诗的活动,并没有局限在某一个特定...
曾莹《〈青天歌〉考》(《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2辑)、《声诗元素与杂剧之“杂”》(《黄天骥教授从教六十周年庆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绿腰〉传得旧宫腔——声诗在元代的传承、演变及与元曲之关联》(《艺术学研究》2020年...
曾莹: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诗意的过度与日常的变形——从张岱“茶淫”看晚明物质文化及审美主义 曾莹 【内容提要】“茶淫”,是晚明文人张岱与茶之间关系的特殊概括,也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晚明社会物质文化的发达,以及当日广泛存在的“耽物”风潮。晚明人热衷体物、写物,致力于树立一种鉴赏的标尺、雅...
曾莹,广东清远人,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代诗歌与戏曲、元明清文学史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文人雅集与诗歌风尚研究初探——从玉山雅集看元末诗风的衍变》《畏垒吟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元代声师研究”,为云南省社科重大项目“云南文学史”子课题...
曾莹从大学本科到硕士到博士,一直就读于中山大学。硕士和博士读的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在古代文学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和深湛的造诣。十多年前引入到云南大学任教,担任中国古代文学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任教师和硕士生导师。 曾莹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元代诗词、元杂剧、明清小说和戏剧以及相关的文化史特别是《红楼梦》与《...
曾莹从大学本科到硕士到博士,一直就读于中山大学。硕士和博士读的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在古代文学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和深湛的造诣。十多年前引入到云南大学任教,担任中国古代文学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任教师和硕士生导师。 曾莹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元代诗词、元杂剧、明清小说和戏剧以及相关的文化史特别是《红楼梦》与《...
曾莹,广东清远人,中山大学文学博士,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歌、戏曲、元明清文学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文人雅集与诗歌风尚研究初探——从玉山雅集看元末诗风的衍变》(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畏垒吟卷》(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等多部,点校《补过斋文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