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国藩看来,人的一生不能过于安逸舒适,要有远大志向才能做大事!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需要非常刻苦地学习,刻苦地锻炼自己的意志。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所以曾国藩十分重视勤奋学习。曾国藩非常重视自学知识,通过长期的自学取得了不错效率。曾国藩曾对儿子曾纪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人以气为主。2、知足天地宽。3、家合则福自生。4、智慧愈苦而愈明。5、须先立坚卓之志。6、养得胸中一种恬静。7、不可背后攻人之短。8、事以急败,思因缓得。9、举止端庄,言不妄发。10、事前加慎,事后不悔。11、攻不独居,过不推诿。12、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13、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曾国藩说为官者当有五勤:“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
这个书目得到了曾国藩四大弟子之一吴汝纶的佐证,吴说:“七书者,《史记》《汉书》《庄子》《韩文》《文选》《说文》《通鉴》也。”并称曾国藩曾说:“六经外有七书,能通其一,即为成学。七者兼通,则间气所钟,不数数见也。”[12]七部书能通其一,就足以成就一番学问,可见曾国藩对此七书的看重。 通过以上这六...
曾国藩一生功名显赫,却始终不忘克己自省,这源于其高尚的道德修养与一生坚持不懈的修身养性。曾国藩始终将“修身”二字作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首要原则,他曾在家书中多次提及“日课四条”,即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这四个方面的...
曾国藩经典国学合集(套装共四册)电子书 售价:¥59.99 2360人正在读 |0人评论 7.7 促销:N件折满3件6折详情> 作者:曾国藩 字数:117.1万 所属分类:人文社科>文化>中国文化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读书简介 ...
点评:曾国藩在家书中引用朱子的名言:“悔字如春天,万物蕴藏积蓄的生机开始生发。吉字如夏天,万物藏盛已极。吝字如秋天,万物开始败落。凶字如冬天,万物开始凋谢。”悔改、悔过,像春天一样藏着无限生机。说的太好了。人生如果能时常对自己错误的行为进行反思反省,时常悔改、悔过,那么他的人生也必然充满...
原标题:国学小名士|曾国藩持之以恒学习 以勤补拙 来源:山东卫视 10月14日晚,《国学小名士》播出最新一期,在节目里面,导师韩田鹿讲了一桩曾国藩少年时的趣事。 “曾国藩小时候可笨了,在家背书背了半天,一篇文章就是背不过,当天晚上他们家去了一个小偷,在房梁上趴着,等曾国藩背会了睡觉,然后就偷东西,结果他怎么...
曾国藩6岁开始读书,道光18年(1838年)便从一介书生一跃成为当朝进士,后入翰林院,拜在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下,留京后十年七迁,并连升十级,37岁就官至礼部侍郎,升为二品重臣,后又担任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他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仕途的平步青云使他在京师赢得了很高的...
升任两江总督后,曾国藩个人及家族愈发风光。在这封信中,曾国藩再次提到过世祖父的遗训,并向弟弟们规劝“满招损,谦受益”,“大官大贵人家的失败,不是傲,就是惰”。要求他们遵守家规,戒傲戒惰。而“满招损,谦受益”的谚语对大众来说,早已耳熟能详,意思是规劝世人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当一个人官高禄厚、登峰造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