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事指蒙》原文中说:“曹衣描,魏曹不兴。” 我们介绍“高古游丝描”时提到过绘画术语“曹衣出水”,据说是一位曹姓画家绘制佛像时笔法稠密重叠、衣服紧窄,犹如从水中而出,故有此名。 “魏曹不兴”应为“吴曹不兴”之误,指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画家曹不兴。以北宋画...
在明代画家邹德中的著作《绘事指蒙》中,他精心总结了传统绘画的十八种勾线技法,其中之一便是“曹衣描”。据《绘事指蒙》所述,“曹衣描”源自魏代的曹不兴,其特点在于笔法稠密重叠,使得衣物紧窄,宛如从水中走出,与我们所提及的“高古游丝描”中的“曹衣出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魏曹不兴”应为“吴曹不兴...
传统绘画的勾线技法被邹德中总结为“十八描”,其中“曹衣描”是用于表现线条疏密变化以展现衣衫质感的一种技法。 明代画家邹德中在《绘事指蒙》一书中,将传统绘画的勾线技法精炼地归纳为“十八描”。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其中的“曹衣描”。在《绘事指蒙》的原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曹衣描,源自魏晋时期的曹...
👕 紧贴肌肤:衣褶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仿佛衣服是湿的,紧贴在人物的身体上,显示出身体的曲线。曹衣描不仅是一种绘画技法,更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通过精细的线条和层次感,将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0 0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近动态 yunodo小云朵 2025-02-02 考研日语备考攻略:零基础到上岸全流程大...全文 ...
**曹衣描名词解析** 一、定义与起源 曹衣描,又称“曹家样”,是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由北齐画家曹仲达所创。这种技法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唐代备受推崇,被广泛应用于佛教壁画和卷轴画中的人物描绘。 二、特点描述 曹衣描的特点在于其笔法刚劲稠叠,所绘人物衣衫紧贴身上,宛如刚...
曹衣描:即曹衣出水描的简称。一般用直线来表现,衣物紧贴形体,如同出水之态。其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贴身如出水状,因此称为“曹衣出水”。这种技法受印度键陀罗艺术的影响,用笔细而下垂,成圆弧状,线条疏密排列变化。因北齐曹仲达画像勾线缜密重叠,衣服紧窄,故后人称其为“曹衣出水”。
搜索 名词解释 曹衣描 答案:即为曹衣出水描的简称。来自于西域的画家曹仲达,其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贴身如出水状,故称“曹衣出水&rdqu...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名词解释 混描 答案: 基本上是一种写意画法。先用浓墨皴衣纹,墨未干时,间以浓墨,讲“浓破淡”的墨法变化。
胡鹏图说,相传曹衣描是北朝著名画家曹仲达受到当时传入的印度美术风格的影响而创造出的。其线条以直挺的用笔为主,质感沉著圆浑,线条细密工致,紧贴身躯,宛如刚从水中湿淋淋地走上来一样,所以又被称为“ 曹衣…
🎨探秘曹衣描:五百罗汉的衣纹秘籍 📜在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有一种名为"曹衣出水描"的绘画技法被详细记载:"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这种技法与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相映成趣,共同丰富了中国画的线描艺术。 👘在明代吴彬的《临李公麟五百罗汉图》中,罗汉衣纹的线条密集且紧贴身躯,正如《点石...
【国画】十八描之曹衣描爱上野菊花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123 0 01:05 App 【国画】十八描之橄榄描 119 0 02:32 App 【国画】十八描之混描 66 0 01:52 App 【国画】十八描之枣核描 96 0 02:25 App 【国画】十八描之折芦描 80 0 03:16 App 【国画】十八描之蚯蚓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