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经 通谷 ,陵 景山 。” 5西倾[xī qīng]: (1).向西倾斜。 【引】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6车殆马烦[chē dài mǎ fán]: 车危且马疲。形容旅途困乏。 【引】《文选·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刘良 注:“殆,...
当时,曹丕刚即帝位不久,曹植因受曹丕猜忌而郁郁不得志,政治上接连受到打击。这种心情的抑郁与苦闷,加之洛水女神美丽形象的激发,促使他写下了这篇充满浪漫色彩和神话色彩的辞赋。通过描绘自己与洛神的邂逅和思慕,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三、《洛神赋》全文:黄初三年...
《洛神赋》拼音完整版! #古诗词 #洛神赋 #曹植 #传统文化 #诗词 #知识分享 #经典诵读 #映雪诗词 - 映雪诗词于2022092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38.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洛神赋》里面有两个字的读音有争议。“税驾”的“税”,有人认为读tuō,有人认为读shuì 。“冯夷”的“冯”有人认为读píng,有人认为读féng。根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取shuì 、féng的读音。如下图: 曹植此赋据序所言,系其于魏文帝...
洛神赋 作者:曹植(魏)|朗读:郑伟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白话译文: 黄初三年,我来到京都朝觐,归渡洛水。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传为宋...
曹植《洛神赋》赏析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曹植模仿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神女赋》中对巫山神女的描写,叙述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写上多有借鉴宋赋。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
曹植《洛神赋》全文及注释 洛神赋(并序)[1] 曹植 黄初三年[2],余朝京师[3],还济洛川[4]。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5]。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6],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7],言归东藩[8],背伊阙[9],越轘辕[10],经通谷[11],陵景山[12]。日既西倾,车殆马烦[13]。尔乃税驾乎...
《洛神赋》曹植 原文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
洛神赋(并序)[1] 曹植 黄初三年 [2],余朝京师 [3],还济洛川 [4]。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5]。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 [6],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7],言归东藩[8],背伊阙[9],越轘辕[10],经通谷[11],陵景山[12]。日既西倾,车殆马烦[13]。尔乃税驾乎蘅皋[14],秣驷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