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作的一首五言闺怨诗,其原文如下: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思...
七哀诗朗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诗词 拼原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七哀诗》是曹植在《昭明文选》中创作的一首诗。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人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膏沐谁为容”和“明镜闇不治”的景象,表现了美人年华逝去、憔悴不堪的哀伤之态。这首诗的情感深沉而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
七哀诗 两汉: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弃妇,思念 译文及注释...
《七哀诗》是魏晋诗人曹植作的一首五言闺怨诗。这首诗借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恨,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曲折地吐露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之后的怨愤心情。辑评 刘履《选诗补注》:子建与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沉异势,不相亲与,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虑也。
曹植《七哀诗》译文注释 译文 明月照在高楼之上,洒下的光芒在楼上游移不定。 楼上有一位哀愁的妇人,正在悲哀的叹息。 请问楼上唉声叹气的是谁?回答说是异地客旅者的妻子。 丈夫离开超过了十年,妾身常常一个人。 夫君像是路上的轻尘般飘忽,妾身像是污浊的水中的淤泥。 浮尘和沉泥各自相异,什么时候才能相互汇...
四声标注 七入哀平诗平 其平去二去 曹平魏去· 曹平植入去 膏平去沐入谁平为平去容平,明平镜去闇上平去不平上入治去平。相关古诗词 » 曹植《箜篌引》 » 曹植《美女篇》 » 曹植《杂诗七首·其五》 » 曹植《名都篇》 » 曹植《白马篇》 » 曹植《七哀诗》 » 曹植《七步诗》 »...
【诗歌鉴赏】曹植《七哀诗》原文及翻译 赏析 曹植《七哀诗》原文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曹植《七哀诗》翻译 待更新...
曹植《七哀诗》原文及赏析七哀诗 [魏晋]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分类标签:爱情诗闺怨诗思念诗 作品赏析 【注释...
七哀诗原文: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七哀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明月照在高楼之上,洒下的光芒在楼上游移不定。楼上有一位哀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