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祢衡少有才辩,性情刚傲,好侮慢权贵。孔融激赏其才性,称赞他“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多次向汉献帝和曹操举荐。曹操召见祢衡,但祢衡素来蔑视曹操,自称狂病,不肯往见。曹操强召作鼓史,祢衡则当众裸身击鼓,反辱曹操。孔融责备祢衡,祢衡答应去见曹操,结果祢衡故意很晚才去,并穿着普通单衣、缠着...
曹操不杀祢衡,祢衡却是死于曹操算计之下,这一点曹操毫不讳言:“此人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日杀之,天下必谓我不能容物。祢衡辱吾太甚,故借刘表手杀之。”祢衡死了,在曹操看来,跟邻居家死了一只猫也差不多——狗掀门帘子全凭一张嘴,祢衡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又怎能运筹帷幄安邦定国?无论是三国史料...
祢衡、边让都是远近知名的名士,固然也看不上浊的曹操。至于司马懿,最初曹操叫他去当官,他死活不去(在电视剧中,还搞了他自残双腿的桥段),其实原因不是电视剧说的因为曹操要篡位——那时候还谈不上,而是看不上浊流的曹操。司马懿也是三代为官的家族,算是小政治家族,自己熬出来的,而不是走宦官路线爆...
再看看祢衡,不过是一个人微言轻的狂徒而已,别人唯恐对他避之不及,所以不会对政治造成不良影响。至于祢衡骂人,那只是道德层面的问题,那就用伦理道德去谴责他。如果杀祢衡,不仅会脏了自己的手,而且还会损害自己的名声,曹操可没那么傻。我们再来看看孔融是怎样影响政治的?孔融有一首诗写道:“瞻望关东可哀,...
然而有一位,曹操被他骂了之后没有直接杀他,反而是将他介绍给了刘表,最终死在了刘表部下黄祖的手上。他就是三国第一喷子——祢衡。一、才华横溢、恃才傲物 祢衡,字正平,今山东临邑人,东汉末年名士。按理说,处在乱世之中,没有点真才实学、亦或是武艺高强的话,是不会出人头地的。但祢衡不走寻常路...
击鼓骂曹,人物传说。汉朝末年,平原般(今宁津县内)人祢衡,英才卓识、博闻强记,同时又性情刚傲,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他也不放在眼里。有一次,曹操大宴宾客,令祢衡击鼓,企图借此侮辱他。祢衡竟裸体击鼓,并当众责骂曹操品行恶劣,使其大出其丑。引用为比喻发泄不满,破口大骂。[例]这个人好意气用事...
史书中祢衡的确骂过曹操,但不是在击鼓的时候,我们还原一下历史上祢衡的形象和经历。据《后汉书·文苑列传》记载,祢衡是青州平原郡般县人,年少时就有文采和辩才,但是性格刚直高傲,喜欢指摘时事、轻视别人(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兴平年间(194-195年),在荆州避难。建安初期(196-198年),到许都来游学...
祢衡,字正平,平原郡人,是孔融的忘年交。两人相差整整二十岁,却能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们两人有共同语言。他太恃才傲物.说白了,就是给脸不要脸,自己“作死”,被曹操、刘表、黄祖三人所嫌弃,最后黄祖被杀。祢衡的死,到底是他咎由自取,还是黄祖不懂珍惜人才呢?还有,他到底有多“作死”呢?祢衡...
刘表亲信诬陷祢衡,刘表大怒,将其送给江夏太守黄祖。黄祖对祢衡优待,但祢衡辱骂黄祖,黄祖愤而杀之。🔍 故事大意: 祢衡,平原人,自幼才华横溢,能言善辩,但性格刚烈傲慢。孔融将他推荐给曹操。祢衡不仅不感恩,反而公然辱骂曹操。曹操虽然愤怒,但考虑到祢衡的名声,没有立即动手。他将祢衡转送给刘表。刘表对祢衡礼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