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存在对曹操的意义也很重要,根本上告诫曹操做人不能得意忘形。最初刘备跟袁术、公孙瓒、陶谦、吕布等人一伙攻打曹操和袁绍,根本不是对手。曹操抓到刘备之后,感觉牛的不行,结果刘备却赚了他的军队,领了汉献帝的血衣诏,还准备弄死曹操。 就在曹操统一北方,认为自己天下无敌的时候,刘备先后送给了曹操赤壁之败和汉...
曹操和刘备一起镇压黄巾军,一起到沛国募兵,一起参与讨伐董卓。虽然不久之后两个人一个依附袁绍,一个依附公孙瓒,在立场上反而成为敌人,但是他们之间确实有一定的交情。这也能够解释在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刘备投奔曹操后,曹操能与刘备"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给予刘备超过理解的优厚待遇。从刘备的视角,...
此句话出自《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曹操亦敌亦友”这句话不是出自某个人说的,而是形容曹操在历史上的复杂角色。曹操在三国时期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既有过敌人也有过友好的盟友。在历史上,他与许多人物的关系复杂多变,有时候是敌人有时候是朋友。因此,这句话并不...
袁绍和曹操都参与了讨伐董卓的联军,而且有过并肩作战的记录,就是被徐荣打得抱头鼠窜的"汴水之战";后来关东联军开始分裂,成为两个对立的军事联盟,袁绍和曹操还是队友的关系,准确来说曹操还是属于袁绍的小弟,不过保持着一定的独立地位。
刘备杀死徐州刺史车胄占领徐州,被曹操亲自率领军队击败;随后刘备投奔曾经的敌人袁绍,参与"官渡之战",率领军队到汝南帮助袁绍牵制曹操;袁绍败归河北之后,刘备投奔刘表,在南阳盆地继续与曹操集团作战,一度北伐到叶县,在曹操远征三郡乌桓的时候劝说刘表袭击许县;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刘备先是在"长坂坡之战"中惨败,后...
群雄逐鹿中原,刘表欲远交袁绍以拒曹操,王俊认为此举不明智,曾规劝刘表连结曹公,刘表不听,终致失败。王俊一直隐居武陵,年六十四寿终正寝,曹操闻讯非常悲伤,平定荆州后,曹操临江迎丧,将好友改葬于江陵,并表为先贤。纵观曹操一生,能够亲自迎丧,并操办丧事,而且上表朝廷拜为先贤的能有几人?娄圭,字子伯,...
曹操和刘备之间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现象。它反映了在乱世时期,政治和军事的竞争并不能完全掩盖个人之间的情感和尊重。同时,这种关系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思想,即在竞争和冲突中寻找合作和共生的可能性。总之,曹操和刘备之间既有敌对也有友好的关系,这是他们个人...
从刘备的视角,以及郭嘉、程昱等曹操谋士的眼光来看,刘备是需要可疑的,需要防备的。但是从一些史料上来看,曹操对刘备并没有产生太大的疑心。首先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关系破裂,曹操打算主动进攻袁绍,和刘备商量这件事。这说明在曹操心中刘备并不是汉臣这种"外人";其次在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袁术在穷途末路下打算投奔...
此后,曹操也从未停止对关羽的关注,每当关羽有难之时,曹操都会在暗中帮忙。《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却说孙夫人回吴,孙权曰:今吾妹已归,与彼不亲!唤集文武,商议起军攻取荆州。正商议调兵,忽报曹操起军四十万来报赤壁之仇。孙权大惊,且按下荆州,商议拒敌曹操。""云长单刀赴会,自回荆州。鲁肃即时...
曹操儿时有两位好友:一个后来成为劲敌,一个发出致命一击,但是当袁绍与曹操都先后崛起于中原之后,两人的交锋,也就不可避免的展开了。袁绍实力数倍于曹操,可能他对自己这个小弟,还存有一丝不忍之心。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