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役可见,曹魏诸将之中,论把握战机之能力,曹操与张辽二人强众人远矣。后来逍遥津之战,张辽又翻版了一次斩乌桓,差点把吴主孙权也给斩了,曹操若是肯将虎豹骑调拨到合肥,说不定真能成此大功。接下来就没啥悬念了,威震天下的乌桓名骑就此崩溃,各部群龙无首,很快四分五裂,最终各部降曹者达二十余万人...
修建运河的原因,得追溯到曹操首次追击乌桓的时候。建安九年,曹操带兵追到渔阳,没想到乌桓人搞起了游击战术,曹操一来他们就跑,曹操一走他们又来。糟糕的是,补给线也跟不上趟,军队出发不到半个月,粮食就不够吃了。运粮食太慢了,老百姓用肩挑、背扛,十天送不了多少。用马车?路太泥泞,车轮都陷进去了。
首先,袁氏残余势力被彻底铲除。袁熙、袁尚在战败后逃往辽东,却被当地太守公孙康杀害,其首级被献给曹操。至此,曹操最大的政治对手彻底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其次,乌桓这个潜在的威胁被彻底化解。曹操不仅打败了乌桓,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胜利成果。他将大批乌桓部众迁移到青州、冀州等地,有效地削弱了乌桓的实力,...
曹操早已在为这一战做准备。他深知,匈奴当年能够在塞外称雄数百年,凭的就是“师出有名,利则进,不利则退”的游牧战术。而乌桓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你一来,我就撤;你一走,我便又现身。这种拉锯战对农耕文明造成了巨大的消耗。然而,曹操却精准地抓住了游牧民族的致命弱点——他们轻视防守,始终不设防线。
在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后,中国北方的局势其实尚不明朗,袁绍的三个儿子依然在与曹操对峙。直到建安十二年前后,曹操才击败了袁氏势力,袁尚与袁熙被迫逃亡到了乌桓领地寻求庇护。当曹操要继续北上征讨乌桓的时候,其麾下的部分谋士却提出了异议。▲乌桓壁画 他们认为如今荆州刘表势力强大,若曹操率大军北上,有被刘表...
支持曹操北征的仅有郭嘉一人,郭嘉分析道:“首先,北方四州归附曹操只是屈于兵威,不是真心归附。其次,乌桓和袁氏关系很好,休戚与共,很可能会帮袁氏反攻,届时乌桓南下,四州响应,四州之地恐不复国家所有。最后,刘表不过自守之贼,不必担心他会有行动”。郭嘉的分析很有道理。(郭嘉)郭嘉说袁绍要比曹操得...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为彻底消灭袁氏残余势力,并斩除北方游牧民族隐患,亲率大军北征。两军在白狼山遭遇,曹操麾下大将张辽率领先锋部队,大破乌桓军队,斩杀蹋顿。最终,曹操大获全胜,降服乌桓军民二十多万人。曹操攻乌桓之战是曹操统一中国北方过程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在该场战役中,曹操平定三郡乌桓,解除...
即使可以从乌桓征调骑兵,但照着曹操当时的情况,用来对付荆州的刘备和东吴的孙权,作用不大,曹操拼了命要去打,究竟是为了图什么?最后再看看,曹操这次远征打得有多艰辛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从邺城出兵,经易县,夏五月到达无终(天津蓟州)。原本曹操打算沿着海岸线走傍海道,然后北上攻打柳城,然而曹操...
因为这事儿,有人就说曹操征乌桓是犯了冒进的毛病。创业初期,该冒险搏一搏,可现在家大业大了,何必还玩儿火呢?曹操这次啊,纯属运气好。要是白狼山一战没迅速拿下,僵持住了,曹军可真就得全军覆没了!连军事家李世民都忍不住批评曹操:“当个将军还行,做君王的料子可不够格。”不过,曹操这人倒也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