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曹德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自1919年英国威尔士大学设立第一个国际关系教席以来,国际关系学作为独立学科已经历百年发展历程。从学科发展成熟度来看,国际关系学科的独立性与科学性不断提升,从最初的单一学科朝着交叉学科方向发展,在与其他学科交融...
曹德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内容提要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新兴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与能力显著提升。在全球治理的格局转换阶段,中国具有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意愿,全球治理的中国时刻正在到来。传统的霸权稳定论回避了霸权国在全球治理...
曹德军 | 竞争压力与新兴大国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策略 曹德军 人民大学国政评论 2025年02月13日 09:00 北京 作者简介 曹德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 《欧洲研究》2024年第三期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近年来国际关系中有部分学者研究了秘密外交中的承诺可信度问题,他们的案例大多是基于冷战时期的解密档案,而且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西方,对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研究很少。也有相关研究批评了私人沟通是廉价话语的观点,隐蔽信号在传递意图方面有时是可信的。实际上,领导者...
曹德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内容提要 作为一种特殊的外交沟通形式,面对面的首脑外交具有廉价信号的传递功能。然而主流的外交信号研究忽视了廉价信号的社会互动基础,理性主义与认知主义均难以解释首脑外交的关系性特质。面对面互动中的领导人更容易...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被引频次 70 成果数 37 H指数 5 G指数 3领域: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政治学理论/中印关系、当代中国外交 研究内容: 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理论、南亚区域政治(中印关系) 期刊 91.9% 会议 2.7% 专著 2.7% 其它 2.7% 总计 37篇 2017年成果数10 201...
曹德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博雅博士后。研究领域为外交决策、国际关系理论与南亚区域政治。出版《国际政治的信号理论分析》、《理解战略叙事》、《全球政治的时间维度》、Re-globalisation: When China Meets the Wo...
曹德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内容提要 在持续紧张的南海局势中,“固有领土”叙事是基于历史记忆的社会建构,不相容的叙事客观上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历史记忆的路径依赖、对无形价值的情感框定、“自我—他者”二元话语结构,强化了负面叙事黏性。那些积极的...
曹德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内容提要 无政府状态下的国家之间相互防备,身陷纷繁外交事务困扰的领导人没有“读心术”,情报部门需要随时收集对方的意图信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克伦•亚希-米洛的代表作《洞悉对手》一书基于大量历...
曹德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在全球治理领域,全球公共产品的跨国界供给并非简单的经济与技术问题,而是涉及民族国家国内与国际利益平衡的政治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学界对全球公共产品的内涵、类型与供给逻辑进行了系统分析。然而,主流理论大多基于经济学逻辑,侧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