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在对暮秋的景色的描写中寄寓了滞留异乡的客愁和对故人孟浩然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以诗代书 ”诗人从京口(故城在今江苏镇江市)附近扬子江暮秋时节的肃杀景象缓缓写起,从迷茫的景色中引出独居越乡的客愁,进而怀想起远在湖北襄阳的友人孟浩然。全诗在结构上层层引进,步步深入,读来如友人晤谈,娓娓情深。 全诗大致...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翻译如下: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唐代·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思念友情 幽映每白日...
小提示: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的翻译及注释内容 朗读 打赏 完善 友情襄阳故人东南思念暮秋扬子江浩然晚暮孟浩然 刘昚虚 刘昚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盛唐著名诗人。生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 ...
前写暮秋江景,寄孟浩然意于末四语一点,无限深情。 《唐诗归》 “寒笛对京口”以上,一字不及孟浩然,读其诗已有一孟襄阳立其前矣。此法深妙,浅人不知。 《唐风定》 起语结撰奇隽,一篇景色鲜新。 《唐诗笺要》 态度轻盈,如芙蓉着剑,宜乎东南高唱,无出其右。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是唐代诗人刘昚虚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世纪中期,具体年份已不可考。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空前发展,诗歌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 刘昚虚在这个时期的生活经历较为丰富,他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其中就包括著名诗人孟浩然。他们两人志趣相投,时...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刘昚虚〔唐代〕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完善 刘昚虚 刘昚虚(约714年—约767年),亦作慎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盛唐著名...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刘昚虚〔唐代〕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完善 刘昚虚 刘昚虚(约714年—约767年),亦作慎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盛唐著名...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由唐代的刘昚虚所作的诗词。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