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之智旭大师,为弘扬天台宗教观最有力者。著有《法华会义》、《玄义节要》、《法华经论贯》、《教观纲宗》、《教观纲宗释义》、《大乘止观释要》等书,然智旭的出身,非台宗名而天台教学的权威。藕益智旭和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等齐名被称为明末清初的四大家之一。(明末四大高僧) 2楼2024-10...
智旭大师(1599—1655),字澫益,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俗姓钟,江苏吴县人。母亲金氏,父亲岐中公,持念大悲咒十数年,因梦观世音菩萨送子,而得生大师,时于万历二十七年五月三日亥时。 大师七岁即茹素,十二岁读儒书以为圣教,乃发誓灭“佛、道”二教,并开荤酒,作批判佛教的文章数十篇。十七岁时,阅读...
明末清初的蕅益智旭(1599-1655),被视为明代佛教四大师之一(余三位是指憨山德清,紫柏真可、云栖袾宏),而智旭的思想对近代中国佛教之影响,亦扮演着举足轻重之角色,如民国初年的佛教改革大师太虚、持戒谨严的弘一、宏扬净土的印光等人,皆深受其影响,此等诸位大师亦对智旭思想颇加以赞美。由此可知,智旭思想之重要性。...
智旭生在有佛教信仰的家庭,他七岁时便已食素。家庭的佛教信仰,并没有使智旭在少年求学的过程中体现出对佛学的兴趣,反而在他十二岁出外求学,以儒学为志,撰写数篇《辟佛论》,并发愿“誓灭释老”这是智旭早年儒学教育的开始。
蕅益智旭大师(1599~1655),中国净土宗第九代祖师,与憨山大师、紫柏大师、莲池大师并称“明末四大高僧”,是其中最晚亦影响最大者。吴县木渎(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之,号八不道人,晚号蕅益老人。晚年居灵峰(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建寺、创社、著书,故世称灵峰蕅益大师。
明·蕅益(智旭)大师(1599-1655)示居“名字即佛”位。大师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殁于清·顺治十二年,寿五十七。示寂前一年的腊月初三日,时在病中,有诗曰:“名字位中真嚵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据此可知,大师已获得“名字”之位。盖此位之人,见思二惑,伏犹未能,何况乎断?!是年(1⑥44)寄钱牧斋居士书云:...
明九祖。北天目灵峰智旭大师。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 - 工伤律客于2024072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0.9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今天6月8日,农历甲辰年五月初三,恭迎净土宗九祖蕅益智旭大师诞辰纪念日。智旭大师(1599-1655),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江苏人。24岁出家,一生著书《弥陀要解》、《唯识心要》、《阅藏知津》、《法海观澜》等四十余种流行于世。曾选定《净土十要》,作为净土行人必读著作。
藕益大师法名智旭,字..净土宗第九祖藕益大师藕益大师法名智旭,字藕益,号西有,俗姓钟。大师先祖本事汴梁人,后来南迁于吴县。大师母亲金氏,父亲文岐仲公持白衣大悲咒十年,梦见观音菩萨送子而生下大师,那年正是明朝万历27年乙亥岁5
蕅益智旭大师舍利塔位于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具体地址在万章路与彭年路交叉口东440米处。这座舍利塔是为了纪念蕅益智旭大师而建造的,他是明代著名的佛教高僧和学者。蕅益智旭大师,俗姓钟,名际明,字智旭,别号八不道人,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学识渊博,对佛教经典有深入研究,尤其在禅宗和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