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是京城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之一。 智化寺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由司礼监太监王振仿唐宋“迦蓝七堂”规制而建,起初为王振家庙。 后因王振得宠于明英宗皇帝 ,被赐名为“报恩智化禅寺”。 智化寺现存“地藏菩萨与冥府十王”璧画,是北京地区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璧画...
坐落在禄米仓胡同的智化寺建成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因英宗赐名而得名。山门上有汉白玉横匾“敕赐智化寺”,“敕赐”意为皇帝御赐的寺名,“智化”寓意以佛的智慧普度众生。 建于明英宗正统年间的北京智化寺至今已经历了560余年的沧桑风雨,是新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保存完整的四进殿宇堪称目前北京市...
曾在特殊时期,经历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换位:1972年,北京西城区广济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遭到严重破坏,市革委会决定将西山大觉寺大雄宝殿的三世佛移奉广济寺后,恰逢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计划去大觉寺参拜,于是,革委会又将智化寺智化殿的三世佛搬到了大觉寺。 ↑智化殿三世佛,从老照片来看,当时保存的十分随意。 现安家...
智化寺始建于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原为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因朱祁镇的宠信,特赐名为“敕赐智化寺”。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的主要建筑从山门内依次排列,包括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及东西配殿(大智殿、藏殿)、如来殿、大悲堂等,形成四进院落,是北京城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
智化寺坐落于北京东城区禄米仓胡同,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最初是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王振(?-1449年)与明宪宗时的汪直、明武宗时的刘瑾、明熹宗时的魏忠贤并称为“明朝四大宦官”。经 570 多年的风雨变迁,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四进殿宇,堪称目前北京市内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由山门开始,依次为智化...
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始建于明代正统八年(1443 年),当初为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明英宗时期,王振作为皇帝宠臣独揽朝廷大权,家庙建造穷极土木。因冠以感念皇恩的名义营建庙宇,故英宗赐名为“报恩智化禅寺”,可见当年之荣耀。 据载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
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 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土木之变”王振诛族。英宗复辟后,于天顺元年(1457年)在寺内为王振立“旌忠祠”,塑像祭祀。 智化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明代古刹,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
智化寺由明英宗时期(公元1444年)司礼太监王振所建,如今已经是北京文博交流馆。目前智化寺尚存四进院落,是北京市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1961年被确定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网图】智化寺建筑铺设的是黑色琉璃瓦 据专家考证,智化寺整座寺院原本就是王振的旧宅,王振是舍宅建寺,以备将来养老之用的。智化...
智化寺位于北京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是北京较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同时也是一处汇集古乐、造像、雕刻、彩绘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亦是北京文博交流馆。它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原为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王振是明英宗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大权独揽,所以他建造的家庙穷极土木,宏伟富丽。因是皇帝宠臣,加...
智化寺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的禄米仓胡同,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文化底蕴。这座寺庙是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在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建造的,最初是王振的家庙,后来英宗赐名,因此得名“智化寺”。山门上的汉白玉横匾“敕赐智化寺”中的“敕赐”就是皇帝御赐的意思,“智化”则寓意用佛的智慧来普度众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