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表明,1.4529钢在常温盐雾环境下表现较好,但在高温环境中,晶间腐蚀敏感性显著增加,提示在高温工作条件下,工艺优化和防护措施同样十分关键。四、表面强化技术对抗晶间腐蚀 为降低1.4529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工程中常采用多种表面强化技术,旨在改善材料表面微结构和提高耐蚀性。主要技术包括:4.1 表面脱碳处理...
《铝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评价方法》是2023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一项中国国家标准。编制进程 2023年5月23日,《铝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评价方法》发布。2023年12月1日,《铝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评价方法》实施。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单位: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检验不锈钢压力容器的晶间腐蚀敏感性,检验合格后可预判容器在给定的具有晶间腐蚀能力的介 质条件中长期运转,不会产生不应发生的晶间腐蚀失效事故。晶间腐蚀 沿着或紧挨着不锈钢的晶粒边界发生的电化学腐蚀形态。工程中一般在晶粒边界的腐蚀比晶粒本体的腐蚀严重得多时才认为产生了晶间腐蚀。不锈钢基本的晶间腐蚀类型分...
ASTM G67-2004 通过暴露在硝酸下后的重量损失来测定5×××系列铝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试验方法(NAMLT试验) GB/T 21433-2008 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敏感性检验 GB/T 26491-2011 5XXX系铝合金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质量损失法 GB/T 40393-2021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加速腐蚀试验方法 ...
《GB/T 21433-2008 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敏感性检验》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针对不锈钢材料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晶间腐蚀现象进行规定。该标准适用于通过检测来评估不锈钢压力容器及其部件对晶间腐蚀的抵抗能力。 根据此标准,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硫酸-硫酸铜溶液沸腾试验(C法)、硝酸-氢氟酸溶液...
EPR 方法最早由 Cihal 等人提出,称为单环实验,现已列入美国标准 ASTM G108292 ,但是这种单环实验方法对于现场检测晶间腐蚀敏感性有其不足之处:需要严格的表面处理和金相评定晶粒度。后来, Akaski 等人提出了双环电化学动 电位再活化实验方法,列入标准 J ISG 058021986 ,克服了单环实验法的缺点。EPR 法...
晶间腐蚀敏感性检测标准 ASTM A262-2010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检测规程 ASTM A262-2014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检测规程 ASTM A763-2015 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检测规程 ASTM G67-2004 通过暴露在硝酸下后的重量损失来测定5×××系列铝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试验方法(NAMLT试验) ...
1.3草酸浸蚀试验方法是一种通过对试样简单浸蚀快速筛选的方法,某些不锈钢试样的晶间腐蚀敏感性与碳化铬的析出基本上没有关系。这些试样在某种腐蚀试验方法中有很小的腐蚀率,因此,可以当作是“可接受的”从试验中筛选出来。 1.4硫酸-硫酸铁试验方法,铜屑-硫酸铜-50%硫酸试验方法和硝酸试验方法依靠试样重量损失的测定,...
晶间腐蚀敏感性本专题涉及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标准有6条。国际标准分类中,晶间腐蚀敏感性涉及到流体存储装置、金属的腐蚀、金属材料试验。在中国标准分类中,晶间腐蚀敏感性涉及到压力容器、金属化学性能试验方法。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标准GB/T 21433-2008 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敏感性检验 GB/T 4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