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晶粒度测定方法。 1.金相显微镜法 金相显微镜法是最常用的晶粒度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金相显微镜的原理,通过对材料进行金相切片和腐蚀处理,观察切面上晶粒的形貌和大小来确定晶粒度。该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金属和合金材料的晶粒度测定。 2.显微照相法 显微照相法是通过显微镜和照相设备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晶粒度检测方法。 1. 金相显微镜法 金相显微镜法是最常用的晶粒度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材料的金相组织,可以测量晶粒的尺寸和形状。首先,将待测材料进行金相制样,并进行腐蚀和抛光处理,然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的组织结构。利用显微镜的目镜刻度和物镜倍数,可以测量晶粒的尺寸。金相...
晶粒度检测方法 晶粒度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金相显微镜观察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电子背散射显微镜观察法等。 金相显微镜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对材料的金相薄片进行显微观察,可以直观地观察晶粒的形貌和尺寸。 x射线衍射分析法则是一种精密的方法,通过衍射图谱的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晶粒的尺寸和取向。 电子背散射显...
操作步骤:首先要制备好金相试样,通过切割、镶嵌、磨制和抛光等步骤,使试样的观察面平整光滑,能清晰地显示出晶粒组织。然后在合适的放大倍数下(一般为 100 倍),将试样的晶粒图像和标准评级图进行对比,选择与试样晶粒大小最接近的标准图片对应的级别作为晶粒度级别。例如,在钢铁材料晶粒度检测中,检测人员通过金相...
ASTM E112-13 测定平均晶粒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YS/T 347-2004 铜及铜合金 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试验方法 晶粒度检验方法有: (1)渗碳法。将试样在930℃±10℃保温6h,使试样表面获得1mm以上的渗碳层。渗碳后将试样炉冷到下临界温度以下,在渗碳层中的过共析区的奥氏体晶界上析出渗碳体网,经磨制和浸蚀后便显示出...
第一种方法是显微镜法。显微镜法是最直接、最常见的晶粒度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晶粒形貌和大小,可以得到晶粒的相关信息。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绝大多数材料的晶粒度检测。但是,显微镜法只能观察到表面的晶粒,对于深层的晶粒无法进行观察,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种方...
1.金相显微镜观察法 金相显微镜观察法是最直观且常用的晶粒度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制备材料的金相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晶粒的形貌和尺寸。具体操作包括样品切割、抛光、浸蚀等步骤,以获得清晰的晶粒边界。通过与标准评级图对比,可以评估晶粒度的级别。金相显微镜观察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多数金属材料,但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
准确测量金相晶粒度对于材料的性能评估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金相晶粒度检测方法,包括金相显微镜法、图像处理法和X射线衍射法。 一、金相显微镜法 金相显微镜法是一种直接观察和测量金属材料晶粒度的方法。首先,将待测样品进行切割和打磨处理,使其表面光洁平整。然后,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样品的金相组织...
二、检测方法 1. 金相法 金相法是z常用的金属平均晶粒度检测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切割、磨削和抛光金属试样,使其表面呈现出晶粒的形态特征,然后利用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测量晶粒的尺寸大小和分布情况。金相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测量精度较低等缺点。
一般情况下测定平均晶粒度有三种基本方法:比较法、面积法、截点法。具体如下: 1、比较法:比较法不需要计算晶粒、截距。与标准系列评级图进行比较,用比较法评估晶粒度一般存在一定的偏差(±0.5级)。评估值的重现性与再现性通常为±1级。 2、面积法:面积法是计算已知面积内的晶粒个数,利用单位面积晶粒数来确定晶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