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相组织和晶粒的定义 金相组织是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的总称,包括晶粒、晶界、包含非晶态的组织等。晶粒是金属材料中的晶体单元,由一系列原子排列而成。晶界是相邻晶粒之间的界面。 二、金相组织与晶粒的关系 金相组织与晶粒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晶粒尺寸是金相组织的一...
我们知道,奥氏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晶界,以及被晶界包裹的晶粒。奥氏体转变成珠光体后,会析出相间...
因此,金相组织与晶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晶粒是金相组织的基本结构单元,它们是金相组织的基本构成部分。晶粒的形状、大小和分布都会影响金相组织的性能。晶粒的形状决定了金相组织的形状,晶粒的大小决定了金相组织的细节,晶粒的分布决定了金相组织的结构。 其次,晶粒的形状、大小和分布也会影响金相组织的性能。
在材料科学领域,金相组织与晶粒的关系极为紧密。金相组织,作为金属材料显微结构的综合体现,涵盖了晶粒、晶界及非晶态组织等元素。其中,晶粒作为构成金属材料的基本晶体单元,其尺寸大小直接关乎金相组织的稳定性与机械性能。具体而言,晶粒越细小,金相组织越稳定,且机械性能更为出色。这种尺寸效应与材料的制备、热处理工艺及...
金相组织观察 金相组织的概念 金相组织是用金相方法观察到的金属及合金的内部组织,可以分为宏观组织和显微组织。它反映金属金相的具体形态,如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等不同形态。金相组织观察的方法 金相显微镜是金相分析的核心设备。在金相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金属材料的晶粒结构、相界分布、夹杂物和...
“相是晶粒的一种类属性” 而所谓“组织”,是指晶粒的各种属性值的情况,包括晶粒的尺寸、形状、相分布等。 所以,在组织这一层级,最小的组元就是“晶粒”了。 结晶过程:晶界的由来 由于结晶的过程漫长而细致,所以人们把一件漫长而细致的事情做成,称为“结晶”,这也是材料学为社会科学贡献的诸多词汇之一了...
铸钢件的金相组织和晶粒度是决定其性能和质量的关键因素。金相组织直接影响着铸钢件的机械性能、耐磨性和耐蚀性等,而晶粒度则与铸钢件的强度和韧性密切相关。因此,铸钢件必须具备一定的金相组织和晶粒度标准,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铸钢件金相组织和晶粒度国家标准 我国制定...
相反,晶粒度越大,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可能提高,但强度和硬度则可能降低。因此,通过金相分析观察晶粒度,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为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提供依据。 二、组织在金相分析中的作用 组织是指材料中各种相(如固溶体、化合物等)的形态、大小、...
完全熔解温度是1020℃。4.2 时间-温度-组织转变曲线 见图4-1。4.3 合金组织结构 4.3.2 L相是变形GH4169合金中不允许存在的相,该相富铌,存在于铸锭枝晶间,降低铸锭初熔点,铸锭中L相固溶温度和均匀化时间的关系见图4-2。4.3.1.1 合金在高温固熔(保温2h)时的晶粒长大倾向见图4-3。
金相是检测试样的内部组织形貌、析出物等,晶粒度只是测量晶粒的大小。两者都可以在显微镜下完成。一般都采用比较法测定晶粒度,在用比较法测定时,应遵循下面的评定原则:a. 试样制好后,在100倍的显微镜下测定。其视场直径为0.80mm。b. 测定时,首先在显微镜上作全面观察,然后选择晶粒度具有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