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R|原创】景汉朝:深化法治改革之出路 编者按:2024年7月7日,《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4)》发布会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实施”专题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行为法学会和中南大学联合举办。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
3月24日,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召开第四届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洪祥,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景汉朝出席并讲话。任兆生 摄 2025年3月24日,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在京召开第四届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中国法...
景汉朝的学术与职业生涯起步于1978年至1982年,他在西南政法学院完成了学业。随后,他在1982年至1984年期间,担任邮电部石家庄邮电学校的教师。1984年至1995年,景汉朝在法律领域逐步晋升,他先是作为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的书记员,后升任助理审判员、副庭长,直至成为庭长。在此期间,他还于1994...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景汉朝在检察公益诉讼立法专题研讨会上发言表示,检...
数字法治丨景汉朝:数字时代在线诉讼模式特有原则与制度构建 作者:景汉朝,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法学博士。当今世界,数字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将人类文明的原有秩序拓展至全新的领域,“已经深远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世界,其步调惊心动魄,其范围前所未有”。由此,“产生了很多革命性后果,形成了双层空间—...
[37]律师调解中,当事人只需支付一次律师调解费,而进入诉讼当事人既要支付律师代理费,又要缴纳诉讼费,甚至是一、二审两方面的双重费用,故此种设计不仅不会增加当事人经济负担,而且还会降低其解决纠纷的成本。 景汉朝,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
景汉朝:创新十大调解制度,构建完善的非公权力调解法律制度体系 6月1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多元纠纷化解法治体系研讨会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衔接联动的实践探索与理论保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景汉朝指出,...
”景汉朝认为,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医疗保障必须也应当上升到法律的层面,提高法治化水平,促进医疗保障的高质量发展。医疗保障领域立法是重要的政治任务。景汉朝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出台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里面有很多法治或与法治直接相关的表述,比如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
景汉朝的人生履历丰富多样,始于1982年,他从西南政法学院毕业后,以教师的身份投身教育,服务于邮电部石家庄邮电学校。四年后,他被调往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逐步晋升为书记员、助审员、副庭长直至庭长。1994年,他有幸被最高人民法院选调进京,任职于经济审判庭调研批复组,专注于司法解释和调研工作,...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司法的深度融合,中国互联网法院应运而生,这是人类司法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创举。对其进行全过程跟踪考察,及时总结其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经验,研究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提出其发展战略,向世界贡献中国司法智慧、司法方案,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时代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