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怯生的晓角敞开了心扉,她说:“是文学让我感受到了我的存在。”在临别时,她甚至说:“等我会飞了,我去北京看你们。” 2024年3月6日,已经长大成人的晓角第一次来到北京,来到作家出版社,来到《中国校园文学》编辑部,兑现了她4年前的诺言,并敲定出版诗集《三天过完十六岁》。 ...
武元衡的《单于晓角》创作于唐朝,这一时期社会繁荣但边疆常有战事。诗歌反映了当时边塞的军旅生活和战士们的思乡之情。通过描绘凄清的边关景色和悠扬的角声,武元衡成功表达了守边将士的归思之情。每次读到这样的诗词,都会被其中的深情所打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首《单于晓角》,感受那份独特的边塞风情和深深的乡愁。
欢迎收听电子音频内容《霜天晓角.变调(紫胤真人之战)》,你可以在线听书也可以下载喜马拉雅APP播放,想收听更多更优质的有声读物小说故事音乐作品,就来喜马拉雅!
颈联“晓角分残滿,孤灯落碎花”叙时断时续的梦大醒以后再不能入睡时的情形.“晓角分残漏",写所闻。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残漏指夜将残尽时的更鼓声。天亮后号角一响,更鼓声歇,表明长夜过去,清晨来临。“分”,是以听觉上的不同,反映时间上的划分,透露了诗人梦断以后闻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
所属专辑:朗读之声 猜你喜欢 1083 西幻广播剧《霜天鹅挽歌-正篇》 by:Mujingga 7999 拂晓的号角 by:马列开物 20.3万 时空角智慧☞冯晓强 by:叶紫乔Cynthia 1772 唏有角色 演播 陈晓唏 by:陈晓唏 3736 解惑|《时空角智慧》冯晓强著 by:奋斗的晓辉鸟 ...
作者:毛奇龄诗名:霜天晓角 其一 同丁大声、史宪臣、徐徽之、蔡大敬、来成夫登望京门楼朝代:清全文:平沙十里。滚滚江潮水。横下秋鹰如削,短草岸,朔风起。栏杆人共倚。旧关何处是。记得西施,去路残阳外,碧烟里。
霜天晓角 其一 同丁大声、史宪臣、徐徽之、蔡大敬、来成夫登望京门楼【作者】毛奇龄 【朝代】清代 平沙十里。滚滚江潮水。横下秋鹰如削,短草岸,朔风起。 栏杆人共倚。旧关何处是。记得西施,去路残阳外,碧烟里。作者介绍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
霜天晓角(其一)同丁大声、史宪臣、徐徽之、蔡大敬、来成夫登望京门楼,平沙十里。滚滚江潮水。横下秋鹰如削,短草岸,朔风起。栏杆人共倚。旧关何处是。记得西施,去路残阳外,碧烟里。
霜天晓角 其一同丁大声、史宪臣、徐徽之、蔡大敬、来成夫登望京门楼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纸韵 平沙十里。 滚滚江潮水。 横下秋鹰如削,短草岸,朔风起。 栏杆人共倚。 旧关何处是。 记得西施,去路残阳外,碧烟里。苏ICP备2022002981号 © 2024 - 苏州图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关于本站 联系...
《霜天晓角•梅》:这首词写春愁,作者借此词实则抒发人生感慨。上阕的疏花、淡天、云雪营造出恬淡高雅的氛围。下阕“胜绝”转承上阕。“此情谁共说?”更增加无限孤独哀苦。结尾两句两行低雁,人倚画楼又塑愁意象。以此作结,更将春愁作了扩大。全词词调清婉含蓄,景致极清绝,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