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奕(342年——386年),字延龄,东晋的第七位皇帝,晋成帝之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之弟,又称海西公,365年—371年在位6年。 司马丕死后,司马奕于365年(兴宁三年)2月23日即帝位,司马奕即位之时,桓温掌握朝政,而且桓温也有意废掉司马奕自即位为皇帝,但司马奕本身并无过失可...
见图片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东晋属于六朝之一。266年,司马炎登基,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317年,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西晋年号 西晋(266——311)年号一览:其他年号:建始(301年正月—四月)赵王司马伦之年号。永宁元年春正月乙丑...
1.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晋文帝司马昭的长子。265年,魏国皇帝曹奂向司马炎“禅位”,司马炎称帝,封曹奂为陈留王。司马炎死时55岁,在帝位26年(265-290年)。庙号世祖。 2.晋惠帝司马衷。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死时48岁,在帝位17年(290-306年)。
例如,假节的辛毗可以依据皇命而约束假节钺的司马懿;曹真在本传为「假节」,但在奏上尊号时列名「使持节」,连出土的曹真碑也是「使持节」;又如魏延在本传为「假节」,但在弹劾李严联名上表时却为「使持节」。随着时间的推进,晋代魏统一三国后,使节开始区分层级,“假节”、“持...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被魏帝曹奂封为晋公。魏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咸熙元年(264年),加封晋公晋王,这也是晋朝国号的由来。《资治通鉴·晋纪一》胡三省注:“司马氏,河内温县人。宣王懿得魏政,传景王师,至文王昭,始封晋公,以温县本晋地,故以为国号。” [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