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注释(1)晁卿衡:即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又作安陪仲麻吕),《旧唐书东夷日本国传》音译作仲满。卿:古代朋友之间的爱称。帝都:帝王之都,此处指唐朝京城长安。(2)蓬壶:传说中东海中有蓬莱、方壶、瀛壶等仙山。这里指晁衡在...
然而像明月一样高洁的晁衡却沉入了碧绿的海洋,满含愁色的白云绕满了苍梧山。 哭晁卿衡 【唐】李白 好,那么我们再用日语来朗读一遍这首诗。 晁卿衡(ちょうけいこう)を哭(こく)す 日本の晁卿(ちょうけい) 帝都を辞す 征帆(せいはん) 一片(いっぺん) 蓬壷(...
“哭晁卿衡”是李白所作的一首诗,其从侧面反映出了唐朝的一些历史事实。首先,“晁卿衡”是指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晁衡,他是唐开元年间的一位重要官员。在李白这首诗中,晁衡被描绘为一个忠诚、正直、有才华的官员,因其在官场中不畏权贵、不阿附势力而遭到诬陷和排挤,最终被杀害。这一形象反映了...
这是悼念一位日本友人的诗,晁卿衡的本名就是晁衡,“卿”字是对其人的尊称,他的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吕,这个人是在唐玄宗开元五年也就是公元717年,来到中国求学。到天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53年,他在唐朝做了官任秘书监兼卫尉卿,同年他随日本来华的使臣一道返回日本,在途中遇到了风浪失去了消息。第二年也就是天宝...
李白有一首《哭晁卿衡》,就是得知晁衡死后悲伤而写的: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晁衡在历史上有什么作为?死后为什么连李白都要悲伤不已? 答:首先得纠正问题里的错误:李白写诗哭晁衡的时候,晁衡其实并没有死,而是正在千里之外的中国海上与死神搏斗呢。李白哭后没两年,就全...
《哭晁卿衡》是一首充满哀伤与思念的七言绝句。全诗通过描绘晁衡辞别长安、乘船东归的情景,以及运用比兴手法对晁衡的高度评价,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白高超的诗歌技艺,也展现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在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晁衡的深厚友情,以及失去友人的悲痛和无奈...
哭晁卿衡 【题解】 此诗是李白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在广陵遇见魏颢,听到晁衡归国时遇暴风失事后所作。 晁衡是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于开元五年(717年)来到中国求学,并留居中国任职。与李白、王维等都结为好友。753年冬,晁衡以唐朝使者的身份乘船回国。当时误传晁衡遇难溺死,李白便写下这首诗悼念他。题...
李白诗歌《哭晁卿衡》原文及赏析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壸。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一首名诗本缘于误会而面世,却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生动见证,不愧为熠熠生辉的千古佳章,它就是李白的《哭晁卿衡》。“晁卿衡” 即晁衡,又作朝衡,字仲卿、巨卿,...
通过李白的《哭晁卿衡》来了解海上丝绸之路上城市宁波 李白是伟大的诗人,被称为“诗仙”,他生前创作了很多优美的诗歌,留存到今天的我们统计下来也有一千多首。在这一千多首诗中有一首很特别,是纪念一位日本友人的,叫做《哭晁卿衡》,全诗如下: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
解析 日本友人晁衡,辞别长安回家乡,乘坐帆船远去东方回蓬莱群岛.晁卿如同明月沉入大海一般一去不返,悲愁的云雾笼罩着大海和苍梧山.(背景李白听到消息误以为晁衡溺亡,悲思亡友.)结果一 题目 翻译:李白 《哭晁卿衡》 答案 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译文]日本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