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河北省大名县名城管理建设委员会获悉,该县近日在征集与民间艺术、民风民俗、文脉传承等相关的老物件过程中,发现一合唐朝墓志。经当地文物专家鉴定,该墓志铭镌制于显庆五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志石长58厘米,宽48厘米,厚13厘米 据大名县名城管理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该墓志通体为青石材质,由...
河北大名发现一合唐朝显庆年间墓志 距今1300多年 记者从河北省大名县名城管理建设委员会获悉,该县近日在征集与民间艺术、民风民俗、文脉传承等相关的老物件过程中,发现一合唐朝墓志。经当地文物专家鉴定,该墓志铭镌制于显庆五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志石长58厘米,宽48厘米,厚13厘米 据大名县名城管理建设委员会办...
显庆中(显庆年间。显庆是唐高宗年号),应制(奉皇帝诏令)入关(指要进入关中长安),路由华州,癏阓(huán huì,街市。此指华州府的街市)之北,稠人广众聚观如堵。狄梁公引辔(拉着马缰绳。辔,pei)遥望,有巨牌大字云:能疗此儿,酬绢千匹。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可十四五,卧牌下。鼻端生赘(zhuì,肿瘤),大如拳...
记者从河北省大名县名城管理建设委员会获悉,该县近日在征集与民间艺术、民风民俗、文脉传承等相关的老物件过程中,发现一合唐朝墓志。经当地文物专家鉴定,该墓志铭镌制于显庆五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志石长58厘米,宽48厘米,厚13厘米 据大名县名城管理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该墓志通体为青石材质,由志盖...
记者从河北省大名县名城管理建设委员会获悉,该县近日在征集与民间艺术、民风民俗、文脉传承等相关的老物件过程中,发现一合唐朝墓志。经当地文物专家鉴定,该墓志铭镌制于显庆五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志石长58厘米,宽48厘米,厚13厘米 据大名县名城管理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该墓志通体为青石材质,由志盖...
唐朝高宗显庆年间,长安(今西安)某氏,生儿满月,大宴亲朋。准备杀一只羊,此羊多次向屠夫跪拜,屠夫不予理眯,竟杀了它。一会儿,羊烹煮于锅中。产妇抱婴儿近锅而看,锅忽然自破,沸汤冲入猛火,直射母子头面,顷刻母子都被烧死。[按]佛在世时,有一鬼王,生有五百子,最小的名嫔伽罗。鬼母生性凶暴,专食人儿女。佛...
越王楼,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公元656年-661年),距今已1350余年,是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齐名的唐代文化名楼之一。越王楼曾数度毁损,几经重建。唐末宋初,越王楼被一场大火烧毁大半,元朝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明代亦重建过一次,但明代的一场大火又将其彻底烧毁,仅剩越王台。 现在恢复重建的越王楼仍建造于龟山...
显庆也称光庆,明庆,公元656-661,没有祖师庙
(1)据材料一“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阿拉伯旅行家麦斯俄迭说:‘广府城人烟稠密,仅仅统计伊斯兰教人、基督教人、犹太教人和火袄教人,就有20万’”可知,材料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