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公元前476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历史时期,列国诸侯争斗激烈的时代。关于战国的起始年份,有多种说法,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时间界限,而战国时期结束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终止,战乱持续两百多年。 春秋时期经过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注:一部分国内学者认为封建一词指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这和马克思提出的封建概念属于"同名不同义",容易引起混淆。过分强调政治制度上的封建,而忽视了社会制度上的封建会误导大众认为封建一词
春秋与战国,是两个历史时期的名称,虽然二者经常紧密相连,但实则有着深刻的差异。二者的区分:春秋时期一般以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战国时期:则从前476年至秦始皇统一的前221年。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春秋,如同其名,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是一个充满诗意与...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03年),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周室在平王东迁后实力大减, 没有足够的威望号令诸侯,因而形成春秋初期之局面。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春秋霸政形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当时齐桓公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
春秋时期是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周朝的晚期。而战国时期则是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春秋后期到秦朝统一之前的历史时期。很多人只知道春秋战国,并不知道春秋和战国其实是历史上两个不同的时期。春秋之名,得于孔子编撰的《春秋》,因书的...
[2]秦穆公时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战国初,经过百年的衰落期,魏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兼并巴国和蜀国。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前207年,面对农民起义...
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的区别 一、时间跨度不同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历史阶段,时间跨度大致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而战国时期则是紧接着春秋时期之后的一个历史阶段,时间大约从公元前475年开始,直到公元前221年。两者在时间上有重叠,但侧重点不同。 二、社会变革与特点不同 春秋时期主要是诸侯争霸...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周朝,“春秋”与“战国”分别属于两个历史阶段,它们都属于历史上的“东周”。历史上有这样一句俗语:“文王拉车八百步,太公兴周八百年”。周朝共有将近八百年的历史,前面两百多年是西周时期,西周灭亡后,东周存在了五百余年。不过这五百多年,东周天子并不好过,因为东周的天子,已经无法再...
因为这三个时代其实共同属于周朝,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其身份血统没有改变。也就是说,统治者都是周的命脉和子孙。然而,西周、春秋、战国却有着不同的属性和特征,这也是它们被区分为不同时期的原因。从政治特点和社会特点出发,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三个时期独有的文明氛围。首先,我们都知道,商代末期至西周整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