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猷大师,又名法猷、白道猷,敦煌(今属甘肃)人。少年时就修头陀苦行,学习禅定。后来游历江东,在剡县石城山憩息。他和昙兰先后于兴宁(363一385)、太元间,移居天台赤城山。 昙猷刚搬到赤城山,就遇到奇怪事情。 这位自幼出家、修习禅定的僧人是敦煌人,后来云游到江东,住进石城山,边乞食边修行。再后来不知为什么,他...
空间上,竺法护和昙猷先后确立大乘佛教的禅学理论并付诸实践,发生在敦煌同一块地域上,就是位于今天的宕泉河谷内莫高窟城城湾的敦煌晋代仙岩寺:它曾经因为有竺法护而成为最早的大乘译场,接着又因为有昙猷而成为最早的禅修基地。竺法护...
所谓“寿宁寺”,竺昙猷营造也。时在东晋义熙元年(405),昙猷“自海乘槎至,卓锡泉涌”,辄于此营寺。同书卷二二《山水门四·山·宁海》:“枫槎岭,在县南一十五里。旧传僧昙猷自海至,弃槎于此,故名。”案,唐道宣《续高僧传》...
昙猷,一名法猷,敦煌人,早年苦修禅定,曾游历江东,驻足剡县的石城山,每日乞食修行。一次,他在一户人家乞食时,见到蜈蚣跳出饭碗,但他并未因此惊扰,继续静心用餐。后来,他移居始丰的赤城山,石室之中,面对数十只蹲伏的猛虎,他如常诵经,虎群在经声中离去。又有巨蛇出没,经半日后也悄然退去。...
昙猷(晋始丰赤城山)[《高僧传》卷十一] 摘自:历代名僧辞典 - 顾伟康编 竺昙猷。或云法猷。炖煌人。少苦行习禅定。后游江左止剡之石城山。乞食坐禅。尝行到一行蛊家乞食。猷咒愿竟。忽有蜈蚣从食中跳出。猷快食无他。后移始丰赤城山石室坐禅。有猛虎数十蹲在猷前。猷诵经如故。一虎独睡。猷以如意扣...
【网友播报|寿宁寺昙猷石考】 寿宁寺是晋代古刹,位于宁海县城东南六公里的港头村。宋《赤城志》记载:“寿宁寺在县南一十里,旧名‘白水庵’,晋义熙元年(405年)僧昙猷建。建时猷自海乘槎至,卓锡泉涌,故以为名。晋天福五年(940年),改名‘海晏’。国朝淳化元年(990年)改今额。门外有猷所携石,高数尺许,石...
2019年12月18日,昙猷文化研究会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举行揭牌仪式。三门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广法,三门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梅义先,三门县政协社法和港澳台侨委副主任章静芳,台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三门县佛教协会会长、观兴禅寺住持照兴法师,三门县佛教协会副会长、三门多宝讲寺住持宗振法师,以及...
晋始丰赤城山竺昙猷传 南朝梁·僧慧皎 晋始丰赤城山竺昙猷。竺昙猷,或云法猷,敦煌人。少苦行,习禅定。后游江左,止剡之石城山,乞食坐禅。尝行到一行蛊家乞食,猷咒愿竟,忽有蜈蚣从食中跳出,猷快食无他。后移始丰赤城山石室坐禅,有猛虎数十,蹲在猷前,猷诵经如故。一虎独睡,猷以如意扣虎头,问何不听经,...
近日,地方文保人士曹炜、李本侹、葛俊俏、童相兵、任亚亚等人首次对昙猷石上残字进行了释读,发现有“海扵緱山之下,苴茅開土,建一梵院,名‘海晏’,記之以石”等句,与宋代地方志《赤城志》中相关记载正相吻合。石上年月落款因字体残缺不可辨,但研究者检索方志并根据字体风格判断,此石刻应刻于宋代。
欲问昙猷旧遗迹,千山排闼送青来。出自宋诗人释妙弘的《和静照诗韵》寻幽觅胜到天台 欲问昙猷旧遗迹,千山排闼送青来。 出自宋诗人释妙弘的《和静照诗韵》 寻幽觅胜到天台,触目风光剪剪开。 欲问昙猷旧遗迹,千山排闼送青来。©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