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无竭在印度各地礼拜佛陀圣迹,寻访名师,学习梵文经典数年后,从南天竺搭乘商船,漂印度洋,过南海,一行人安全抵达广州,回国后,昙无竭住在江南弘扬佛法,直至圆寂。往生于何时何地史书未载,已无考证。 昙无竭将在西天寻求的梵文《观世音受记经》译成汉文后,广泛流传于南北各地,后收录于《大藏经》中,为古今世人所传诵...
龙城在当时不仅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个高僧云集、塔寺林立的佛家圣地,有许多出类拔萃的高僧,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昙无竭。 据南朝梁国高僧慧皎(497-554年)编撰的佛史名著《高僧传》卷三《释昙无竭传》记载,昙无竭本姓李,是幽州黄龙人,幼时即为小沙弥,他苦行修炼,持戒诵经,受到法师和众僧的器...
昙无竭是我国最早西天取经僧人之一,堪称关外西天取经第一人,比唐玄奘还早209年(玄奘赴印度取经时间有二说:一说唐太宗贞观三年,即公元629年,一说贞观元年,即627年),为我国古代佛教事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去西天取经的昙无竭。孟局长说,有关昙无竭的事迹,载于南朝梁国高僧慧皎编著的佛史名著《高僧传》卷三《释昙无竭传》。里面谈到昙无竭本姓李,幽州黄龙人。即是现在的朝阳人。他生于何年何月,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据《高僧传》推测,大概生于后燕,约公元490年前后。
昙无竭圆寂的年代是北魏时期,正与凤凰山瘗窟的始建年代相符,瘗窟葬的风俗乃早期印度传来,并不多见,大概率也是昙无竭在凤凰山首创。 韩兴中 朝吧初度 1 凤凰山瘗窟现在俗称为摩崖佛龛,其实并不是佛龛,而是凤凰山历代高僧的瘗窟,其传承意义堪比塔林,应该为其正名。 颓废小青年 麒麟俊杰 13 Q七巧玲珑心 ...
《高僧传》卷三记载昙无竭的下落是“不知所终”,也就是下落不明。昙无竭作为当时知名高僧,其所翻译的《观世音受记经》在《高僧传》成书时仍流传于南朝建康。这反映出昙无竭最后应该是没有终老于南朝境内的,不然…
昙无竭西天取经 (东..据南朝梁国高僧编著的《高僧传》卷三《释昙无竭传》载:“释昙无竭,此云法勇,姓李,幽州黄龙(黄龙,即现在的辽宁省朝阳市。时称龙城为黄龙)人也。幼为沙弥,便修苦行,持戒诵经,为师僧所重。”此段记述了昙无竭
轉換到繁體中文首页 >> 大藏经-经藏-宝积部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作者:[宋]昙无竭正文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电脑版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古文典籍网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5/05/14 01:05:55
这部以昙无竭,这个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踏上西天取经之路的人物为线索的长篇小说,生动描绘了南北朝时期一段中外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它讲述了一群人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只为礼拜佛陀的胜迹,最终将《观世音受记经》等佛典带回中国,使之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成为一段历史的传奇。
《西游前记:昙无竭取经》描绘了北燕时期,僧侣昙无竭、昙朗、僧猛等二十五人,为探索佛教真谛,自燕都龙城出发,踏上西行取经之路。此行不仅充满艰险,更被视为修行的契机。他们帮助吐谷浑王族延续鲜卑慕容氏血脉,解龟兹女王心理困扰,劝和吐火罗四国纷争。在翻越雪山时,他们依靠“木脚”,借索道飞越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