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令京北太守苏威去请当时著名的昙延法师。昙延法师(516—588年)是北周涅槃经学的著名学者,16岁时便开始云游佛寺,听妙法师讲《涅槃经》,深悟其旨,后毅然出家。昙延法师被迎入朝后,隋文帝请他登上大兴殿的御座,南面而坐,传授佛法。隋文帝及五品以上的朝宰大臣们则席地朝北而坐,聆听教诲。当戒授完毕,日已中...
名震周隋的昙延法师 昙延法师是蒲州临晋县耽子村人,姓王名聃,字耽子 永济市境内的中条山上,有座栖岩寺遗址。多年来,一直想去那里游访,参拜昙延祖师洞,但一直没有机缘。说起这位昙延法师,现在几乎是藉藉无名,没几个人知道,但在北周和隋代,这位法师的名望却是如日中天,朝野皆知。举几个例子:在著名的敦煌莫高...
【隋文帝迎昙延法师入朝】莫高窟第323窟,南壁,初唐。昙延法师是北周涅槃经学著名学问僧,写成《涅槃经》诠释一卷,影响力巨大。北周太祖为其特选太行山建云居寺为修持之地;南朝陈国大使弘正认为他是活菩萨而礼遇有加。后北周武帝灭佛,昙延被迫隐居还俗。至隋文帝建国,昙延晋谒隋文帝,劝他广兴佛法,隋文帝言听计从...
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昙延法师的高僧,他十六岁出家,潜心参悟佛法,最终成为一代宗师。隋朝建立后,他担任了延兴寺的住持。隋文帝修建长安城时,为了表达对昙延法师的敬仰,他取了昙延法师的“延”字,为两座城门命名为延平门和延兴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将西二环以南六公里长的路段命名为唐延路,寓...
敦煌壁画故事大观 第323窟之三 昙延法师 1002019-07 3 敦煌壁画故事大观 第323窟之二 佛图澄 1222019-07 4 敦煌壁画故事大观 第323窟之一 张骞出使西域 1252019-07 5 敦煌壁画故事大观 第322窟 婆罗门闻偈施身 1002019-07 6 敦煌壁画故事大观 第305窟 降伏火龙 1272019-07 7 敦煌壁画故事大观 第302窟 快目...
昙延法师传赞并跋(宣和二年十月) 北宋· 王干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七一、《山右石刻丛编》卷一八睢阳王干稽首赞之曰: 齐周之交猬沸毛,三灾欻起兵革劳。 日星掩翳道伏销,羯胡恣睢荤膻臊。 智藏瘝在民逋逃,无义战所争一毫。 绝弃二教迷天韬,师于此时苾刍豪。 服屈万乘同戏僚,开山南部境䠱高。 苏救...
送昙延法师讲罢赴上都拼音版、注音及读音:文学家:卢纶sòng tán yán fǎ shī jiǎng bà fù shàng dōu送昙延法师讲罢赴上都jīn lǚ jiā shā guó dà shī,néng xiāo huài zhái huǒ shāo shí。金缕袈裟国大师,能销坏宅火烧时。 fù lái yōng xī shuō wú zhù,zhī ...
送昙延法师讲罢赴上都【作者】卢纶 【朝代】唐 金缕袈裟国大师,能销坏宅火烧时。复来拥膝说无住,知向人天何处期。作者介绍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
送昙延法师讲罢赴上都 唐•卢纶•竖排 金缕袈裟国大师,能销坏宅火烧时。 复来拥膝说无住,知向人天何处期。 隋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五代 卢纶 作者 朗诵 拼音 扫码 韵译 身披金缕袈裟的国师,能够消除被大火烧毁的房屋带来的灾难。再次相逢,他合掌讲述无常的道理,我不知道他将前往人世间的哪个地方?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