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黄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出自《***主女科》,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湿热带下证。其组方以健脾固肾、清热利湿为核心,适用于女性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气味腥臭等症状,兼顾调理脾肾功能,改善湿热下注。 一、组成及作用 山药(30g)、芡实(30g):健脾益肾、固摄止带,为君药,补益脾肾之本。 1. 黄柏(6g)、车前子(9...
易黄汤记载于《傅青主女科》卷上,其组成为炒山药30g、炒芡实30g、黄柏(盐水炒)6g、车前子(酒炒)3g、白果12g,具有固肾止带,清热祛湿之功效。主治肾虚湿热带下证。易黄汤为治肾虚湿热带下的常用方。现代常用于宫颈炎、阴道炎等属肾虚湿热下注者。 4方名 易黄汤 5组成 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
清带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生山药一两(30g),生龙骨捣细,六钱(18g),生牡蛎捣细,六钱(18g),海螵蛸四钱(12g),茜草三钱(9g)。水煎服。功用:健脾止带,收敛理血。主治:脾虚赤带证。带下赤白相兼,清稀量多,经久不愈,腰酸腿软,舌淡苔薄,脉弱。 易黄汤与清带汤均能治疗气虚带下...
易黄汤 治带之黄者更奇也 傅青主认为易黄汤“此不特治黄带方也,凡有带病者,均可治之,而治带之黄者更奇也”。说明其针对湿热证之黄带功效更好。易黄汤所治疗的黄带是由于脾肾虚弱,湿热带下导致的。 01 药物组成 Drug Composition 山药(炒)芡实(...
易黄汤具有清热利湿、止带、健脾祛湿、调节妇科炎症、改善体质等功效。 1. 清热利湿:易黄汤通过黄柏、车前子的苦寒特性清除下焦湿热,改善小便短赤、阴部灼热等症状,尤其适用于湿热蕴结导致的带下色黄黏稠。现代研究显示其成分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易黄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带下病。由白果、黄柏、车前子、薏苡仁等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止带的功效。适用于带下色黄、质稠、气味臭秽的症状。使用前请咨询专业中医师。
【主治】主治湿热蕴阻下焦引起的妇女带下黏稠色黄之症。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带下病、细菌性阴道炎、慢性盆腔炎、排卵期出血等病症。 1.带下:易黄汤加减治疗湿热型带下48例,7日为1个疗程。结果:服药1~2个疗程,带下色黄或黄白相兼或黄赤相兼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者为治愈,共21例;黄带显著减少,或...
易黄汤通常由山药、芡实、黄柏等中药材组成,有清热除湿、固肾止带的功效。易黄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方剂,由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配伍而成。该方剂有助于补涩、清利,有益于清热祛湿、固肾止带,适用于肾虚湿热带下的情况,有助于改善带下色黄、白带腥秽、白带量多、舌苔黄腻等症状,对于阴道炎、...
【方剂名】易黄汤,出自清·《傅青主女科》。 【组成】山药(炒)30克、芡实(炒)30克、黄柏(盐水炒)3克、车前子(酒炒)3克、白果10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利湿止带。 【主治】主治湿热蕴阻下焦引起的妇女带下黏稠色黄之症。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带下病、细菌性阴道炎、慢性盆腔炎、...
易黄汤,源自清·傅青主《傅青主女科·带下·黄带三》,是一剂具有固肾止带、清热祛湿功效的经典方剂。它主要用于治疗肾虚湿热带下,症状包括带下粘稠量多、色黄如浓茶汁、气味腥秽,以及阴部潮湿、肢体困倦、四肢无力等。其独特之处在于通过补肾、清热与利湿的综合作用,有效缓解肾虚湿热带下带来的种种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