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易曰:“来自上天的庇佑,吉祥而无往不利。”孔子说:“佑,是帮助的意思。上天所帮助的,是顺应天道的人;人所帮助的,是诚实守信的人。能够履行信用遵道而行而又崇尚贤德的人,上天会庇佑它,吉祥而无往不利的。” 原文: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zé],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易经·系辞》全文(上下) 《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易经·系辞传「上传+下传」(2) 易经·系辞传「上传+下传」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第二章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易经。系辞上传》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
《系辞上传》第一章分为三节,分别对应《易经》三义“不易”、“变易”、“简易”。《易经》为永恒的真理,此其“不易”也;《易经》阐述万物变化之理,此其“变易”也;《易经》不过阴阳二字,此其“简易”也。 既然说“简易”,后人何以认为《易经》为“天书”极为...
当初孔子编辑《易传》时,继承了《连山》、《归藏》、《周易》三易通用的《说卦传》,故拟卦象之理已明;夫子原想在《系辞传》一书中阐明爻象之理,由于颜回去世、“西狩获麟”这些突发事件,促使即将修订完毕的《易》与《春秋》就此罢笔,于是《易传》中的爻象体例半隐半现。
朱子认为也是错简,应该属于《系辞上传》第八章的七则爻辞义例之后。然七例义理的核心为“慎”,大有上九爻义与此不合。 本节在帛书《系辞》的位置与通行本《系辞传》完全相同,所以不可能为错简。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实为“标识符”,其先后出现于《系辞传》...
[白话]天尊贵于上,地卑微于下,《易经》中乾为天为高为阳,坤为地为低为阴的象征就定了。天地间万事万物莫不由卑下以至高大,杂然并陈,《易经》中六爻贵贱的位置,亦依序而排定了。天地间万事万物动极必静,静极必动,动静有一定的常态,《易经》中阳刚阴柔,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道理,也就由是断定,断然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