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白沙,湖南长沙人,原名坤,因仰慕明代学者,世称白沙先生的陈献章,又因住在长沙白沙井,于是改名为白沙。易白沙的父亲是清朝末年的武官,但他却是从小习文,熟读经史百家。16岁时便主持一所师范学校,且令“诸老先生莫不倾叹”。17岁从湖南到安徽,先后在两所中学担任校长。1916年下期至1918年上期,易白沙在...
易白沙(1886--1921)中国学者。原名坤,以居白沙井,又慕陈白沙,故更名。湖南长沙人。1915一1916年,在《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上连续撰文,宣传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后任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投海死。哲学思想倾向于唯物主义。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认为“道为神明(即精神},器为物质。以学术论,则有...
在1915年,易白沙与陈独秀在轮船上偶遇邹永成将军。易白沙聊起他的投江“未遂”事迹,却被陈独秀批判:“我陈独秀此生,绝不会做自绝于革命的蠢事。”易白沙一怒之下说出:“没准儿哪一天,我也会像屈原一样投江自尽的。你到时候也来嘲笑我吗?”这句话看似无心,却在六年后——1921年,一语成谶。1919年,易白沙从...
易白沙新文化运动健将打倒孔家店第一人(易白沙照片)易白沙,原名易坤,字越村,湖南长沙人,1886出生,著名教育家易培基之弟。因家住长沙白沙井,又钦佩明代大儒白沙先生陈献章,遂改名白沙。1917至1918年间,在长沙县立师范学校(长沙师范学院...
易白沙,原名易坤,1886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白沙井,他只比毛泽东大7岁,但他家庭背景非常优渥,父亲是清朝武官。因为他平生钦敬明朝心学开创者白沙先生陈献章(明代心学开创者并不是王阳明,而是他),而改名易白沙。易白沙从小刻苦好学,熟读四书五经和《资治通鉴》等书,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和非同一般的见解。易...
在《觉醒年代》开篇,陈独秀因讨袁逃亡日本,后期归国途中,偶遇跳河殉国未遂的邹永成将军。当时陈独秀言语中略带不屑,而身边朋友易白沙为其辩驳,甚至反问陈独秀,说不定自己也会有一天跳河殉国,没有想到一语成谶。 这位民国时期反孔第一人、五四运动时期的风云人物,在时隔两千多年,和屈原一般跳海殉国,企图唤醒民众意识。
时间跳转到1919年,易白沙回到长沙,开始编写《帝王春秋》。在这本书中,他列举了几千年来君主专制的种种丑陋恶习。1921年4月底,易白沙独自刺杀徐世昌,但失败了。朋友们劝他:“你适合用文章报国,不必冒险。”然而,这并没有让易白沙感到振奋。1921年端午节,易白沙渡船前往明代名儒陈献章的故乡新会县陈村,最终跳海...
易白沙,湖南长沙人,是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尊孔读经的第一人,也是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他是《帝王春秋》的编写者,也是《新青年》的撰稿人。他的生活充满了激情和斗志,但最终选择了蹈海自沉,以死报国。“没治了,早就没治了,我现在只想骂人,我想杀人。” 这是易白沙在1921年4月底,只身一人潜赴北京时的心情写照。
革命英雄:易白沙,原名易坤,因为家住白沙井,又仰慕明代哲学家陈白沙,遂改名为易白沙。他从小刻苦好学,熟读四书五经和《资治通鉴》,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刻了解,这也为他后来撰写《帝王春秋》一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思想的光辉照耀后世 ——记易白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