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易卜生前往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参加医科大学入学考试,因希腊文、数学和拉丁口语成绩不佳,未被录取。在席卷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洪流的激荡下,易卜生结交了文艺界的一些有进步思想倾向的朋友,积极地为《工人协会报》等刊物撰稿,参加了挪威社会主义者马尔库斯·特兰内所领导的工人...
在今天,人们还在继续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争议,女性平等权利还是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议题。易卜生诞辰190周年,易卜生及其主义在中国传播100周年,历史渐行渐远,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我们整理出英国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在《知识分子》一书中对其作的评传。他对易卜生的思想成就不吝啬——易卜生及其作品构成了...
1828年3月20日,亨利克·约翰·易卜生出生于挪威南部的小城希恩,一个木材商家庭。易卜生的童年见证了家族的兴衰,这些经历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对社会现实深刻反思的种子。16岁那年,因家道中落,他不得不离家前往格里姆斯塔,成为一名药店学徒,这一时期的生活艰辛与困顿,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土壤。戏...
《易卜生戏剧四种》收录了易卜生中期创作阶段的四大“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立足生活实际,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揭露和批判的锋芒直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弊端,触及到法律、宗教、道德乃至国家、政党、体制等各个领域。
117年前的今天,1906年5月23日,挪威剧作家易卜生逝世。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1828年生于挪威东南海滨小城斯基恩。1844-1850年,他离开中学,在药店当学徒,业余读了许多书。1850年写出第一部历史悲剧《卡蒂林纳》,从此开始创作生涯。1851年来到首都奥斯陆创办《文艺新闻周刊》,并参加民族独立运动。1851-1862年曾任...
易卜生创作颇丰,代表作品有:诗剧《培尔·金特》(1874-1875);社会悲剧《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人民公敌》(1882)、《海达·加布勒》(1890);象征性剧作《野鸭》(1884)、《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等。78岁时,易卜生逝世。他留下的《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剧本成为世界各国...
即使在生活和精神状态都不佳的情况下,易卜生还是没有放弃对戏剧的热爱。 一方面有人募集了一笔钱送给这位“醉酒的诗人亨利克·易卜生”,助他去国外;另一方面,他不断地给王室和国会写信,请求政府拨款使他能到南方去旅行,在他终于得到了一笔钱后,在随后30年里,即1864年—1892年,他离乡背井,辗转在意大利罗马、德国...
亨里克·易卜生是一名挪威戏剧家。现代散文剧的创始人。其作品强调个人在生活中的快乐,无视传统社会的陈腐礼仪。最著名的有诗剧《彼尔·京特》(1867),社会悲剧《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人民公敌》(1882)、《海达·加布勒》(1890);其象征性剧作《野鸭》(1884)、《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等...
易卜生,挪威戏剧家和诗人。剧作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阶段。浪漫主义戏剧有《觊觎王位的人》、《布兰德》。《彼尔·英特》是他过渡到现实主义创作阶段的哲学剧,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之后的《玩偶之家》是最主要的现实主义阶段的代表作,是一出标准的社会问题剧,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在欧洲戏剧发展史上都属创...
易卜生(1828——1906年),全名亨里克·易卜生,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欧洲知识界取得现代突破的中心人物,被公认为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出身木材商人家庭,6岁时父亲破产迁居农村居住,16岁开始在药店当了6年学徒工。期间在工作之余,他读取了大量的文学米名著,并开始尝试写作。22岁来到首都考取医科大学未被录取,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