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珍(1329年10月2日―1366年3月17日),原名瑞,字玉珍,湖广随州随县(今湖北省随县)人,元末义军领袖。 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末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至正十三年冬(一说为至正十二年),参加徐寿辉领导的西系天完红巾军,任元帅。至正二十年夏,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
并且此时明玉珍也是有资本的让。于是明玉珍在得知徐寿辉被杀、陈友谅称帝的消息以后,宣布自己依旧是天完的大臣,还自封自己为陇蜀王,和陈友谅分庭抗礼。大约在至正二十二年左右,明玉珍在重庆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历史上将其称为明夏。
IP属地:湖北 IP
其次,文章通过描述明玉珍在乱世中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在巴蜀地区崭露头角的过程。明玉珍在徐寿辉手下的表现使他逐渐成为奉国上将军,掌握了巴蜀地区的控制权。作者通过对战斗场面的生动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战局之中,感受到那个乱世的惊险与激烈。文章巧妙地描绘了明玉珍与朱元璋的交往,表达了朱元璋对明玉...
明玉珍称帝执政 明玉珍得知徐寿辉被杀、陈友谅自称为帝,由于与陈友谅关系一直不好,便断绝了二人之间的关系,割据川蜀,“立寿辉庙于城南隅,岁时致祀。自立为陇蜀王,以刘桢为参谋。”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在大谋士刘桢等人的拥戴下,在重庆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史称明夏。
明玉珍(1329年10月2日―1366年3月17日[1] ),原名瑞,字玉珍,湖广随州随县(今湖北省随县)人,元末义军领袖。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末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至正十三年冬(一说为至正十二年),参加徐寿辉领导的西系天完红巾军,任元帅。至正二十年夏,陈友谅杀徐寿辉自...
被遗忘的大夏皇帝 明玉珍 1982年3月,在今重庆江北嘴附近(距今大剧院不到500米)的重庆织布厂扩建厂房,巨大的挖掘机挖到一半突然被一整块石头挡住去路,原来里面竟是一座巨大的陵墓。而这里就是被遗忘的大夏太主明玉珍皇帝墓。《明史》有记载:“葬玉珍于江水之北”重庆江北嘴中央公园的一处小坡地上,一位神情严肃...
天统四年(1366年)二月,明玉珍病卒,九月,葬于重庆江北宝盖山陵。今重庆城号为“三都之地”,原因之一就是明玉珍曾定都重庆。
终于,在一些史书残篇中,考古专家们找到了这个名字的痕迹。原来,明玉珍是生活在元末的一名农民起义领袖,他在四川一带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势力,甚至自称皇帝,建国号“大夏”。当时正值元王朝覆灭之际,天下大乱,明玉珍凭借其过人的军事才能和魄力,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然而,关于明玉珍的史料十分有限。对一个农民出身的...
重庆长江南岸,明玉珍死后开凿的大佛 大夏国主明玉珍:连结数万韩国明氏后裔的巴蜀传奇 文 / 蒋维明 垂柳依依,细雨霏霏。朝鲜半岛三八线之南,土台上屹立着座“望祭坛”。坛身书有“祖上恩德永慕,后孙精诚望祭”的联语。每当清明节时,韩国明氏大宗会数万子孙的代表衣冠似雪,在这儿遥望远方,拜祭祖坟。据明氏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