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饥民的起义也在蔓延。他们认为,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天灾,而是现任皇帝的无能所造成的恶果。一个能够解救百姓于水火的新皇帝,才是人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于是,明朝这个已经风雨飘摇的国家,在饥荒的导火索下,走向了它最后的崩溃。然而,对绝望中的百姓来说,推翻王朝的力量还是太遥远。他们需要的,是活下去的希望。在绝...
在明朝时期,天灾人祸频繁发生,尤其是在河南河北这两个地区更是饱受磨难。某一年,气候异常,河南河北两地接连遭受不幸。在这一年里,干旱、洪水和蝗虫等灾害接连不断。那会儿的百姓,实在是苦不堪言。食物比黄金还难求,最后大家眼看着锅里没啥油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隔壁老王。一天,李二狗悄悄对王铁柱说:“老王...
饥荒没断过,“人相食”不绝于眼。尤其是陕西这个地方,饥荒闹得最重。崇祯年间的官员马茂才曾给皇帝上了一则奏书,叫作《备陈灾变疏》,苦诉陕西的饥荒惨象。马茂才在奏书里讲说陕西一年没下雨,草木都焦枯了。老百姓只好争着采山里面的草吃。草吃完了就吃树皮。树皮吃完了就吃山上的土,大概是类似观音土一类...
大明的人民,被黑色的死神疯狂蹂躏。 饥荒加上瘟疫,其后果是致命的。这些年的地方志中,曾不断出现的一个词:“死者泰半”,而“十室九空”则是另一个出现频率相当的词。粮食歉收,食物供应减少,商品交易停止,导致粮食价格的通货膨胀程度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明朝的人民都成了赤贫,完全没有缴纳赋税的能力。人民的生...
大饥荒,从花天酒地开始 作者|张嵚 中国古代一个最“会吃”的年代,就是明朝中后期。 比如身在明朝的外国传教士利玛窦就记录说,他那时常出席明朝士大夫圈里的高档宴会。这些宴会常常在“考究的宅院”或“宫殿般的船舶”里开吃。餐具全是金银制作,桌子上的食物堆得像城堡一样,压得桌子“嘎吱做响”,这样的宴会...
那么古时候的饥荒到底有多可怕呢?这里就拿明朝末年崇祯帝执政时期发生的“备陈大饥荒”来说(此名为明代官员所取)。在17世纪初期,开始发生了“明朝小冰期”事件,在长达50多年的时间里,中华大地的气温全年骤降。而带来的结果,就是极端天气频发,冬天冷到彻骨,根据史料记载,那时候的冬天,连广东都下了暴雪,...
在中国,14 世纪至 17 世纪期间,气候变化造成了多次干旱和饥荒。然而,最严重的情况发生在明朝末年,即17世纪万历年间,由于天气异常干燥和寒冷,饥荒肆虐。真正的粮食危机始于已知粮仓产量的减少。比如,当前乌克兰冲突直接影响了乌克兰粮食生产,而乌克兰作为“欧洲粮仓”,出口的小麦和玉米占全球10%以上。世界粮食计划...
明朝贵族的贪婪程度,或许是历朝历代之最,使有明一朝成为了中国饥荒最严重的朝代。尤其是崇祯在位的17年,严重的灾荒叠加贪婪的明朝宗室、文武官员,造成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饥荒高峰。这17年,共有 479 个县出现“人相食”记载。1640年出现 237 个县同时的大规模饥荒。崇祯朝成了字面上的“吃人的时代”1620~1690...
明朝丁亥年,豫章发生大饥荒,本来很便宜的米价大涨,一路涨到七钱一斤。戊子年春,新建县一户村民穷得活不下去了,家里只剩了一个木桶,卖出去得了三分银,怎么看都不是能活下去的样子。 村民花了两分银买米,...
朱祁镇老哥带队去跟瓦剌solo被俘的时候,南边还有十万起义军在跟官军打仗呢。你猜明朝前期有没有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