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按御史由皇帝从中央的十三道监察御史中选派,官阶是从七品。监察御史的职能包括中央和地方两部分职能。在中央的主要职能是检查、审核南直隶与北直隶两京衙门的文案公文,以及监察各个衙门的工作情况;巡察各个军营,进行军事监察,审查军队的操练守备情况;监临乡试、会试和武举的考试现场,监察考试情况;到经济重地仓房、...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代皇子巡视,权威赫赫的巡按御史其实官位只有七品,不过后来皇帝为了提高巡按御史的权威,到了宣德和成化年间,将巡按御史放在三司之上,而且还具有弹劾地方官员的权利。据说在明代,只要地方官员一接到有巡按御史来巡视的通知之后,就会十分的紧张,就像我们现代一样只要是领导来视察,下面的人都会手忙脚...
按照明朝的官制,监察御史只有正七品,也算是七品芝麻官,品级并不高。可是在明朝官场却出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从二品的布政使、正三品的按察使见到巡按后毕恭毕敬,甚至“俯首至膝”;正五品的知府、正七品的知县见到巡按后,居然长跪不起。凡是巡按说话时,这些地方官员唯唯诺诺,根本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见。为什么...
巡按御史是个七品官。 明代都察院设十三道御史出京,巡察地方官吏,散举这就是巡按御史。巡按御史最早出现于洪武十年七月,朱元璋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永乐初年“遣御史分巡天下为定制”。按制度,巡按御史出巡,为期一年,事毕还京。 巡按御史仅是个七品官,监察对象却是地方上的布政使、按察使等二、三品大员,位卑而权...
巡按,是御史的一种,为正七品官,品级虽然不高,但奉命巡按地方时,职权和责任却非常重大。巡按是代皇帝巡狩,所巡狩的地方有职权吊刷案卷,对府州县道等衙门进行实质监督,可对违法官吏进行弹劾,大事可直接上奏皇帝,小事可当机立断。此职位是有皇帝赋予直接审判行政官员的权力,可以对府、州、县道等衙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