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明德慎罚”思想与“以德配天”说是相辅相成的。为了使天命不再转移,周公主张德刑并用,崇尚德政,谨慎地使用刑罚,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思想。所谓“明德”,就是要求统治者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不可贪图安逸,要严于律己,勤政修德,绝不可骄奢淫逸。当然,周公提出“明德”,并不是由于心地仁慈,而是为了长...
周公的“明德慎罚”说,虽然只是适应周初政治形势的一种权宜之计和作为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先进的理论,起过积极的作用,它对后世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简述周公“明德慎罚”的思想内容。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要求对犯罪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2、反对族诛连坐,主张罪止一身; 3、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主张德刑并用,实行教化; 4、对危害宗法等级秩序和私有财产的犯罪严惩不赦。 反馈 收藏 ...
“明德慎罚”是产生于西周时期的法制思想,主要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明德”即提倡德治,重视道德教化,用道德的力量去教育、感化民众;“慎罚”即慎重用刑,本着审慎、宽缓的原则用法施刑,不得随意用刑、滥杀无辜。西周统治者深知“德”和“罚”是治国之必要手段,既要通过道德教化的手段正面引导人民的言行,也要...
明德是慎罚的精神主宰,慎罚是明德的法制体现。“明德慎罚”思想的提出,表明周公为了避免重蹈殷统治者“重刑辟”而亡国的覆辙,对刑罚这一统治手段负面效应的理性思考,认识到刑罚是一柄双刃剑,用得适当,可以镇压敌对势力,维护自己的统治;用得不适当就会激化矛盾,触怒民众,危及自身。周统治者有信心、有能力、有...
解析 答:周公十分重视夏、商两朝灭亡的教训,为了使天命不再转移,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思想。它包含“明德”和“慎罚”两层含义,“明德”指的是统治者,尤其是周王应勤政修德,实行德治,“慎罚”指的是统治者应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该思想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对后世的立法、司法产生良好的影响。
西周明德慎罚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注重道德教化,如《诗经》所言,君子自我反省,无愧于心,以道德引领百姓。其二,谨慎使用刑罚,孔子云:“政令不行,教化不成,乃刑罚不足耻也。”故需谨慎明察刑罚,避免滥用。其三,强调礼仪规范,礼乃治国之有力工具,可区别混杂,明察微隐,安定君权。此三者,共筑西周之德治基...
简述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简述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1)反对专任刑罚,主张德行并用。 (2)反对重刑滥杀,主张区分主观罪过。 (3)反对罪不当罚,主张罪当其罚。 (4)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
简述西周时期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 搜课文化 2024-12-05 20:59就是西周统治者的法律治国观念和法律指导思想。所谓“以德配天”,这里的“天”仍是夏商以来一直尊奉的“上天”,但周初统治者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