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学与知识论的探讨中,明希豪森三难困境无疑是一座承载着深刻思考的辩论。这一概念发源于虚构角色明希豪森的精彩故事,挑战着人们对真理和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在寻求终极证明的过程中,提出了三种选择:无限倒退、教条式断言和循环论证。每一种选择都反映了人类在求知过程中所面临的根本困境,揭示了我们如何能够确认我...
1968年,德国哲学家汉斯·阿尔伯特在所著的《批判理性论》中明确提出了“明希豪森三难困境”这一名称,这是认识论中的一个思想实验,用以表明任何普遍必然的知识都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认识都是基于个人主观,没有普遍必然的知识。 一直以来明希豪森困境都是和古希腊的皮浪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希腊哲学家塞克斯...
#小笔记# 【明希豪森三难困境】德国哲学家曾经提出,凡是使用数学和逻辑学证明的命题,不可能是绝对真理。或者反过来说,绝对真理不可能用数学和逻辑学就能证明。理由是如果要证明真理,论证必须有可以依赖的前提。但是,前提是否正确也需要论证,那么最终只有三种可能性。•循环论证:论点与论据互相支持。•无穷倒退:论证的...
明希豪森三难困境(英语:Münchhausen trilemma)是知识论中的一个思想实验,用以表明任何论证都是不可能的。当论证某一陈述时,这一论证的前提亦需要论证。而对这前提的论证,其本身亦有进一步的前提需要论证,即论证具有倒退性。简介 对任何论证最终有三种可能性:循环论证:论证最终由其自身支持;无穷倒退:论证最终...